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理应秉承风气之先,紧跟时代发展,体现时代精神。公寓文化活动开展需要引导大学生成为社会行为的楷模,使高校充分发挥“行为世范”的作用。比如根据当代大学生个人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矛盾,充分培养他们爱国、爱社会、爱学校和爱家的家园意识;根据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进
(三)、文化活动的T型化
大学培养的人才应是“T”字型的,就是说大学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宽广的知识面,既了解自然科学又通晓社会科学知识,做到既“专”又“通”。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公寓内可以组织专业文化知识的学术沙龙,展开学术讨论或组织小发明、小创造的创意小组等,在轻松愉快中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以公寓为单位举办百科知识竞赛,既增强大学生的竞争和协作意识,又促进他们的知识融合;在公寓社区内设置“文化墙”或开辟“文化走廊”,介绍中外着名科学家、中国文明发展史等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知识等,充分增添学生公寓的文化氛围;开展寝室设计大赛,将寝室内的文化布置作为考核指标,做到不仅整洁美观,还要具备文化特色,弥漫书香之气,既体现专业特色,又体现寝室的知识内涵和文化跨度等等。
(四)、文化活动的持续化
公寓文化不仅要有强冲击力的品牌活动为载体,也要有和风细雨的小型活动来体现,充分实现文化活动开展的有张有弛和延续发展。比如在学生公寓社区开展“周末文化活动日”,以既有文化内涵又切合学生实际的活动形式,积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活跃公寓文化氛围,营造出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针对大学生集体观念相对弱化,主人翁意识有所下降,缺乏思想的交流的现状,开展“楼长接待日”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性,让大学生对公寓情况进行积极的观察、审视,并利用这一释放空间,产生互动交流,达到积极引导学生价值判断和思想行为的效果。
赣南师范学院 刘建荣 吴磊
《探索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途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