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施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安全隐患治理。
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工作,建立重大危险源监管网络平台,建立和完善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传输、地理信息系统(GIS)可视化技术的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逐步形成市、县、重点企业三级重大危险源监控网络体系,实施重大危险源分级管理。
建立市、区县两级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中心和动态监管及监测预警体系。制定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跟踪、监控机制,对重点行业与领域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检测、评估、监控。逐步完善市、区县两级重大危险源监控网络体系。重点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危险化学品、铁路道口、石油天然气(城市燃气)管道、重点路段以及公众聚集场所进行专项治理,确保城市公共安全。
建立全市重特大安全隐患信息管理系统,对安全隐患治理实施动态管理。强化企业对安全隐患治理的法律责任,加大企业落实安全隐患治理措施的监督力度。?
(五)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平台。
建立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集安全生产信息采集、储存、传输、处理、发布为一体的,覆盖全市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重点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提高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水平。建立市安全生产监管局与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的内网系统,实现网上资源的链接和共享,充分利用各自资源,在法规制定、企业设立、行政审批、执法检查、重大危险源监控、事故管理等方面实现互动,给安全生产监管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
(六)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有效处置突发事件。
编制和完善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建立信息共享、预案齐全的安全生产应急预防系统。依托现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和组织网络,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市、区县安全生产应急指挥平台。加快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海事、交通、建筑、燃气、特种设备、道路管线、铁路道口、消防等有关行业与领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www.dichanshequ.com
,提高城市设防能力。加快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建设一批综合性、专业性区域应急救援基地和重点装备一些具有区域性和专业性应急救援功能的应急救援队伍,加强演练。逐步形成覆盖全市、组织有序、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体系。
(七)用足用好安全生产经济政策,加大安全投入。
制定和完善财政、金融、保险、税收等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经济政策,拓宽安全生产投入渠道,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投入引导、金融和保险参与的多元化安全生产投融资体系,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各级政府把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纳入同级政府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对重点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和重大危险源、重大安全隐患治理项目给予鼓励和扶持政策。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财政收入作为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加大对安全科技研究、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安全隐患治理、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危险源监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宣传教育培训、重大责任事故案件侦办和安全监管监察等工作的投入。企业必须依法执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风险抵押金、提取安全生产经费等制度,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建立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机制,完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提高事故多发、职业危害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的缴纳标准,提高对伤亡人员的经济赔偿标准。提取一定比例的工伤保险资金,用于事故预防和公益性、社会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及安全文化建设。建立并完善矿山、石油化工及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建筑等危险性较大行业和领域的安全费用提取制度。
(八)加强职业卫生监管,保障职工安全健康。
建立职业卫生工作协调机制和重大事项通报制度,明确相关部门职责,落实监督管理责任。加快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队伍建设,健全机构、充实人员、落实经费,配备专业监督和检查装备,建立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申报登记系统。实施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制度,严格市场准入,积极倡导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强化对职业危害较严重行业的监督检查与整治,重点加强对矿山、建筑、建材、冶金、机械、石油、化工、制药、家具制造、纺织等职业危害较严重行业的预防与控制,严肃查处职业卫生违法违规行为。加大职业危害事故查处力度,全市职业危害事故逐年下降。健全职业危害防控体系。加强对企业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工艺和管理方法,逐步淘汰技术落后,职业危害严重的工艺、装备。
(九)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继续深化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和水上交通、建筑、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整治,坚决依法取缔、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巩固专项整治成果。研究解决整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整治效果。
(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安全监管。
切实加强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从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基础工作和安全投入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监管。
建立中小企业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对企业实施科学的分类管理,重点对问题比较集中的中小企业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监管机制。严格实行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等制度。建立安全生产风险保证金制度,对从事矿山开采、建筑施工
www.dichanshequ.com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烟花爆竹生产经营等高危行业的中小企业实行雇主责任保险和人身伤害保险制度。
(十一)促进安全产业发展。
用高新技术提升安全生产科技水平,发展先进、经济、节能、高效的安全技术、材料、工艺和装备(产品),淘汰技术落后、安全保障程度低、存在潜在危险的技术装备。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技术装备,予以限时、强制性淘汰。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加速优秀安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的转化。
(十二)加强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管理。
严把我市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准入关”,监督安全生产中介机构服务我市的安全生产工作。通过政府引导、部门指导、行业参与、社会监督的模式,推动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培训、咨询等安全生产中介机构活动。促进安全生产中介服务专业化、社会化、规范化,逐步建立起诚信规范、优质高效、满足市场需求的中介服务体系。积极为中小企业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提供服务。
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坚持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方式和手段,加强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和监管力度,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意识,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规划目标的实施。
(一)把安全生产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建立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完善和强化安全生产规划和实施体系,把安全生产规划、重要指标和重大工程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及投资计划,统筹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根据安全生产工作重点,编制安全生产、安全科技、煤矿、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等综合及专项安全生产规划,积极进行政策引导,建立安全生产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相关部门要按规划的要求和职能分工,落实责任,积极创造条件完成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各行业和企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扶持符合产业政策、布局合理、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发展,关闭、取缔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非法生产经营的企业。
(二)加强安全生产法治工作。
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快相关配套地方法规、规章建设。适应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需要,制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事故调查处理、隐患治理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加强基层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建设,依法惩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严格执行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市场准入,加强安全生产许可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注册安全工程师和安全评价人员执业资格制度。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安全生产中介服务专业化、社会化和规范化。对安全设备设施、特种劳动保护用品等实行安全标志、标识等市场准入制度。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实行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淘汰制度。做好安全生产行政复议工作。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