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新知识精华(1)
1、房企决策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2、细节是最重要的竞争力
3、湖滨花园的社区文化
4、设计莫冷落了邻里关系
5、北京首家社区完成形象设计
6、西安重现盛唐园林风貌
7、营销的“非实体化”倾向
8、地产名家论品牌
9、开创体验经济时代
1、房企决策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经济学家大卫?利连塔尔曾经说过:“管理的首要技巧是人文的,而不是技术的。因而,衡量经理人员最主要的标准应该是他的人文素质,是那种构成领导能力的无形的个性品质”。
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领导决策者应具备以下4个方面的心理素质——
坚定的信念。领导决策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胸怀开阔,正确理解和把握工作生活的意义、目的、价值以及人的行为准则、规范,以及作为的问题。
良好的认知。领导决策者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捕捉准确、全面、及时的信息),较强的记忆力(才能准确地保存信息,储以备用)和思维能力(可以把观察获得的信息,进行思维加工,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握信息之间的内部联系,掌握其内在规律,实施正确决策)。
良好的决断。判断正确、决策及时而果断是良好决策心理素质的主要标志。
良好的组织活动。领导者做出正确决策后,关键的问题还是如何去落实。房地产业政策性强、联系面广,日趋规范,因此,就需要领导决策者去认真协调各部门、各层面的关系,组织广大员工高效率地去为实现目标而行动。在这里,组织领导能力、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强的领导决策者,会在所辖的范围内演出一幕生动的活剧;如果缺乏组织、协调、交往能力,生性孤僻,就难以组织起群众,也难以落实既定的目标。
2、细节是最重要的竞争力
有人说“上帝与细节同在”,让我们揭开上帝的面纱,看看细节的微笑……
日本人的细节——
在沈阳中山广场有一座“辽宁饭店”,本来是日伪时期的“大和饭店”,乃日本人留下的建筑物。这座已经历过大半个世纪的建筑物饱尝了几十年酷暑严冬,至今连外墙砖几乎都没有坏损过和更换过,足见当年工艺之精细。
我们不得不承认,日本是一个追求精致的民族。大凡日本的工业品,从电器到汽车,都可以让你从中感到这个精致民族的精致工艺,日本工业品的精致程度普遍在欧美产品之上。有人说日本人之所以喜好围棋和高尔夫,就是因为这两种运动最能品味和体现精致。昔日的东洋倭人之成为今天的经济巨人,求精图细之民族精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德国人的细节——
德国也是一个极求精细的国家,德国人对制造品的工艺苛求得近乎刻板。德国造的工艺品寿命长,奥妙就在于精确。如果说日本人崇尚外观的精美,那德国人就是热衷内在的精致。正是这两个追求精细的国家,如今的GDP位居世界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并且在上个世纪的二战时期,曾经与几乎全世界的力量形成抗衡。
细节超越标准——
所有的标准几乎都只是一个起码的,最低的要求。标准往往不能表达细节的,而细节可以基于标准而超越标准
细节表达品位——
美观容易,品位难求。品位的诀窍恰恰在于细节。气质正是源于精致。对每个细节的精确考虑,往往能使品位有明显的提升。走进一个优秀的住宅区,你能感到一种特殊的气质,这种气质能够传达发展商的气质——是练达或是肤浅,是缜密还是粗糙。
细节代表价值观——
以造屋为例,发展商的价值如果是负责任的,那么住宅的所有细节就应当被充分地注意到——无论是建筑和环境的硬件,或是管理和服务的软件。如今,公众对发展商的普遍不信任,根本是对许多发展商价值观的否定。
细节描述文化——
用感性思维的民族和用理性思维的民族对于细节的关注是不同的。中国人习惯了传统烹调方法中的“盐少许,糖若干”以及传统中医药中的手抓定量方式,俄国人尽管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却总是做些“傻大黑粗”的工业产品,而美国人却可以为纽约时代广场大厅设计组织近百位设计师干了一整年。
细节产生效益——
只有经过事前的深思熟虑和事中的精工细活,才会出现最少返工的和节省成本的效果。追精求细的成本是最值得的成本。在细节上少花的成本,往往会加倍地在别的地方付出。或许,很少有人想到细节也是卖点,细节也是竞争力。而事实上,细节正是最重要的卖点和最有效的竞争力。
3、湖滨花园的社区文化
中国人崇尚和谐,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和谐是中国人调节人与外部关系的重要规范。湖滨花园在调节社区内外各种关系的社区文化基本原则就是“和谐论”。首先,湖滨人致力于营造和谐适度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湖滨花园社区内部的园林设计中,他们摒弃那种看似高贵的公园文化、广场文化,而是重视人与自然的协调和参与性。在修建水景池时,旁边采用青石以尽量还原于一种自然美的状况;其次,湖滨更注重建立社区内外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在房屋的设计中,以联排别墅的设计再现邻里亲情的和谐关系,在院落的设计上,以低矮栅栏代替封闭式的高墙,给邻里间提供了一种开放的空间;再次,湖滨花园也重视协调业主个体与群体之间互利共享关系。在社区会所的设计时,事先听取业主的意见,并根据业主的意见在会所提供了集体活动的场所。
生活理念上,湖滨花园努力营造一种友善、健康的园区氛围。富含寓意的雕塑、造型、娱乐设施、名人名言,充分体现了深刻的生活哲理。
湖滨人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友善待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从我做起,把友善之心用于社会,服务于社区。
4、设计莫冷落了邻里关系
现时住宅的设计都是一家一户封闭的结构。这个设计的好处是躲进小套成一统,独门独户自逍遥,为居家的个性化创造了充分自由的天地。然而,其不足之处也在于它过于独特的封闭,而缺失了邻里温情。
其实,人本主义关怀并不排斥邻里亲情。人本之人,不单单指个人或一个家庭,而是囊括了人的所有社会性的正义,现代化住宅设计所奉行的“以人为本”应当是这样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承认人是住宅设计服务的主体对象,而且考虑到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自然生态环境,绝不因为人要住楼就将世界变成钢筋水泥的森林,而摒弃鸟语花香。同样的,“以人为本”也要以“社会为本”,既关怀到人对住宅的物质享受,又关怀到同一住宅或同一住宅区邻里间的情感交流与亲和。
中华传统的邻里亲情,正是中华文明的一种文化结晶。其科学性正不断地为现代医学、精神病学、儿童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科学验证。诸如,精神病学家就认定人际间的亲密交往是治疗孤独症、抑郁症的良方;医学界鼓励非传染性病人包括癌症患者多多参与社会娱乐活动,保持健康的心态,作为药物治疗的最佳辅助;健康机构经过统计,确认长寿老人多是健谈、多动、热衷交往、乐于助人、性格开朗者;教育家提醒家长,对于独生子女尤其要注意通过小朋友间的交往培养他们的群体意识,防止自我封闭,个人中心等不良心态,有助他们的人格健康成长。社会学家指出,四合院文明和石库门风情所培育的是一种中国传统的邻里集体主义情感的东方文明生活方式,其意义正对立于现代西方十分头痛的社会玻
正因为如此,着名房地产理论专家顾云昌等有识之士呼吁住宅设计的理念和实践不应遗漏和冷落邻里关系这一层重要的人文因素。而应当将邻里亲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明融合到房地产建设中去。我想,这或许也是建筑设计上中国特色的一个继承点和出发点。因为任何建筑或艺术的创新都离不开优秀思想和理念这个依据。
5、北京首家社区完成形象设计
亚运村安慧里社区完成CI形象设计,这是北京市首家。该社区有自己的“社区旗”以及“区徽”,还设定了从理念至形象上的细则。
《房地产开发新要素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