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车辆管理工作要点
对地下停车场的管理,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方案
我公司进驻现场后,首先进行调查模底,合理规划地下停车场的使用管理,防止乱停、乱放。同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广场××号楼项目(---)文明、有序的工作、学习、活动环境。
2)进行安全有序的服务
对驶入车场、车库的车辆,均限速5公里以下,严防高速行驶,并有专人指引按规定存放到指定区域,做到车辆停放规范、整齐,分类科学合理、安全有序,以完善细致的管理,进行安全有序的服务,防止乱停乱放现象发生。
3)标识系统
为保证行车安全,提供各种停车场标识系统的建立建议,如限高牌、限速牌、转弯凸镜、道路指示牌、车辆行驶引向牌、禁停标识、行驶停放识别标记等。
4)实施科技型管理模式
完善的管理制度、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全方位的保安监控紧密配合,保证无控制盲点。
5)出入登记管理
贯彻技防为主、人防为辅的原则,做好停车场的出入口控制,建立车辆停放登记制度,严防被盗事件发生,同时,停车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和逗留。
6)规范化的人性管理
在严格规范管理的同时,关注地下停车场的采光、卫生、排气、通风等基础设施,对地面停车场,配合做好车辆的防护工作,尽量减少热幅射对车辆使用人员的影响。
关注已停车辆,查看有无损坏、漏油、漏水情况,做好相关记录,若出现损坏、漏油、漏水等,尽快与使用者联系,减小损失。
7)配合开展重大活动及其它相关工作
遇有计划性重大活动安排时,制定活动开展配合计划,事先做好预留车位及场地检查工作,摆放醒目标志,并做好协调、劝说及解释工作。
(7)消防管理
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实行人防、技防的有效结合。以消防监控室为指挥中心,借助先进的消防监控系统和消防设备设施,做好日常消防防范工作。
消防管理工作必须常抓不懈,通过各种形式,加强物业使用人和员工的消防意识,提高员工消防技能,保证优良素质。组建一支反应迅速、技术过硬的义务消防队,按时对消防系统进行联动测试和消防设施、器材检查,定期进行消防演习,提高物业使用人和员工的防火、灭火技能。
1)消防监控设施管理
××广场××号楼项目(---)消防监控系统由报警控制柜、手动联动控制柜、紧急广播疏散系统、消防电话系统等构成,主要对大楼的消防设施、设备的状态进行监控,在发生消防事故时,自动进行灭火救灾。
①消防监控中心值班员24小时对大楼的消防系统进行监控,发现报警立刻通知相关岗位到现场查看确认,防止超长时间报警,确属火警则按火警处理程序进行处理,属误报警的,查明原因,消除故障,恢复系统。
②发生火警使电梯迫降时,立即用监控室的对讲电话通知电梯内乘客保持镇静。
③定期对消防系统进行巡视检查、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排除,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
消防巡视检查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
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无阻。
消防器材是否已按要求配备。
消防栓内水枪、水带及报警设施是否完好。
消防水源是否满足要求。
烟感、温感、喷淋头是否完好。
自动消防设备是否在联动位置。
做好相关记录。
在下列场所,应增加巡视频率:
扑灭火灾后的现场。
在动火作业的前后。
重点防火的部位。
装修施工现场。
地下设备机房。
④监控中心实行8小时轮班制,以确保值班人员精力充沛。
⑤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加强消防监控室管理,杜绝闲杂人员随意出入。
2)消防日常管理
①管理处经理为大楼防火负责人,负责组建义务消防队,不定期检查、指导大楼消防管理工作及处理消防管理中的问题。
②管理处及兼职安全员定期对大楼消防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
③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做好大楼的消防工作。
④做好消防培训工作,使所有员工都具备相应的消防知识,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消防器材、设施。
⑤做好消防宣传工作,利用网络、宣传栏等媒体宣传有关消防及逃生知识,组织消防知识竞赛,使所有工作人员都能了解、掌握一定的消防常识。加强对义务消防员的消防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定期进行消防实战演习,内容包括:人员逃生、救生、常用消防工具的使用、火灾时人员紧急疏散、大楼各消防系统的功能检测等。
(8)防火管理
防火管理是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广场××号楼项目(---)大楼重点区域的防火工作如下:
1)业户办公室等:在楼内以楼层防火门为分界点设立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均设有防火责任人,加强监控中心的监控和日常巡视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排除,保持消防设备设施完好。
2)商场:是外来人员之场所,活动时人流密度高,其设备功率大,局部发热量较大,是重点的防火区域。按多个防火分区设置责任人,定时、定期检查、保养消防设备设施和其他电气设备,杜绝电器设备超负荷运行,避免电气着火现象发生。防火区内严禁吸烟,在醒目位置悬挂各类防火标示牌。活动进行前,管理人员提前到位,对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活动进行中,管理人员与设备维护人员坚守现场,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阻;活动结束后,及时全面清理,对不必要使用的用电设备一律切断电源,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3)机房:为消防重点防火区域,设置专门消防责任人,定时、定期检查、保养消防设备设施和其他电气设备,杜绝电器设备超负荷运行,避免电气着火现象发生。机房内严禁吸烟,在醒目位置悬挂各类防火标示牌。
(9)公共卫生安全管理
公共卫生管理是通过预防和控制疾病、伤害、残障来促进大众健康及生命质量的提高。我公司在对××广场××号楼项目(---)的管理服务中,将公共卫生安全管理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内容。
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管理体系,我公司依据2003年5月12日国务院出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组织实施。
建立防护网络
健全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应该包括建立疾病防治预警系统、监控系统、疫情信息报告体系、社区防控体系的建设等多方面内容。而一个充满活力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就应该是一个实施疾病监测、救灾防病、处理紧急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网络"。
定期演习
如何建设一支实践经验丰富、技术过硬、训练有素的疾病控制预防队伍,来应对突如其来的疫病、险情的挑战呢?我公司认为,捷径只有一条,就是"实地训练"。突发事件发生后,每个人都是应急体系中的"末梢神经",都要对危机作出迅速反应。定期对全员和业主/用户进行应急培训,以增强他们面对突发疫情或险情的敏锐程度是非常必要的。
公共卫生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物业公司各部门和全员都必须重视和参与的工作,如:环境管理部门必须严格实施清洁和消毒工作规程,严格做好消毒防疫工作,预防"非典"病毒及其它流行性病毒的传播。
在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发生特殊时期,首先在物业内加大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增强使用人对各类传染病的了解,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提高使用人的预防意识。同时,协助××广场××号楼项目(---)物业管理主管部门采取各项预防措施,动员业主、使用人积极配合物业管理处的工作,共同参与物业管理处组织的各项预防工作中;物业管理处将对来访人员进行严格检查,有效控制外来人员将传染病菌带入物业;对物业内及周边有可能产生病菌的孳生场所加强消毒措施(每天一次),对物业内其他区域每周至少进行两次全面消毒;除采用对各传染病有针对性的消毒药品进行消毒外,特别对人流较多、空气流动相对较差的电梯每两小时用消毒水进行一次灭菌清洁;加大物业内其他清洁保洁工作的力度,缩短物业内各垃圾桶、箱的垃圾存贮时间,垃圾中转站的垃圾保证100%装袋,并每隔1小时进行一次消毒。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保安管理方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