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府〔2003〕3号
珠海市人民政府
二○○三年一月三日
珠海市地名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地名管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根据国家及省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地名的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地名包括:
(一)市、区、镇、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名称。
(二)住宅小区、街巷等居民地名称以及大型建筑物的大楼、大厦、广场、商业城等名称。
(三)城镇道路、桥梁、隧道、立交桥等市政设施名称。
(四)河(涌)、湖、洲、岛、山(峰)、沙滩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
(五)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纪念地、广场、公园、自然保护区、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名称。
(六)具有地名意义的机场、港口(码头)、铁路、公路、车站、水库、电站等交通、水电设施名称。
(七)具有地名意义的企事业单位名称。
第四条 地名管理应当从我市地名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做到地名标准化和译写规范化。
第五条 市民政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地名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地名管理的法律、法规。
(二)组织编制地名规划,审核地名的命名、更名和销名。
(三)负责对区地名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
(四)推行地名标
第二章 地名的命名、更名和销名
第七条 地名的命名应遵循下列规定:
(一)有利于人民团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尊重当地群众愿望,与有关方面协商一致。
(二)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反映当地历史、文化、地理和经济特征。
(三)名地相符,派生地名与主地名统一;乡、镇、街道办事处名称应与其政府驻地名称一致;以地名命名的台、站、港口、机场、水库、矿山、大中型企业,其名称应与当地的地名一致。
(四)一般不以人名(企业名称、社团组织名称)作地名,禁止用国家领导人的名字作地名。
(五)不以外国地名作本市地名。
(六)用字规范,同一行政区域内乡、镇、村、街道、巷、住宅区、楼宇、大型建筑物的名称,市内重要自然地理实体名称避免重名、同音和使用生僻字。
(七)地名应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组成,通名用字应能真实地反映其实体的属性(类别)。
(八)不以单纯序数命名。
(九)禁止使用重叠通名,不单独使用通名词组作地名。
第八条 地名的更名应遵循下列规定:
(一)地名应保持相对稳定,可改可不改的地名,一般不要更改。
(二)凡有损我国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带有民族歧视性质和妨碍民族团结的,带有侮辱劳动人民或极端庸俗性质的,以及其他违背国家方针、政策的地名,必须更名。
(三)不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地名,应当更名。
(四)因自然变化、行政区划调整和城市建设而废弃原有地名的,必须销名并在重建前办理更名、销名手续;销名的地名一般不作为另外地物的名称重新使用。
(五)一地多名、一名多写的,应当确定一个统一的名称和用字。
第九条 地名通名的规格与要求。
(一)通名路、街、巷的使用规范:
&nb
第四章 标准地名的使用
第十二条 经批准的地名为标准地名。在以下范围内必须使用标准地名:
(一)涉外协定、文件。
《珠海市地名管理办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