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管理费用预算:是从事物业管理活动中所发生间接费用的预算。包括物业管理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及职工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修理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邮电通讯费、租赁费、保险费、劳动保护费、保安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和其他费用等。
4、财务费用预算:是物业管理企业在预算期内为筹措资金所发生费用的预算,包括利息支出、汇兑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和其他财务费用等。
5、资本预算:也称设备维修更新计划,是物业管理企业为实现物业的保值和增值,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管理服务的需要制定的有关长期资产(固定资产等)购入和更新改造支出的预算。
6、现金预算:也称现金流量表,是反映预算期内货币资金的流入、流出以及资金调度的预算。
7、预计损益表:又称年度利润计划,是在经营决策(包括财务决策)基础上,综合反映物业管理企业预算期(通常为一年)内收入、成本费用和净利润的预算。
8、预计资产负债表:或称预计财务状况表,是揭示物业管理企业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在预算期末的水平及其构成的预算。
物业管理企业财务预算的编制
(一)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
1、编制方式:“二下一上式”
一下:首先将财务规划确定的预计损益表分部门下达,作为各部门编制预算的控制目标;
一上:各部门根据控制目标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出分季度的预算草案,并上报物业管理企业财务部门;
二下:财务部门对各部门的预算草案进行汇总和综合平衡,编制出正式的财务预算,并报物业管理企业管理层,然后再由管理层交业主在奉讨论批准后,正式下达给各部门执行。
2、 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
(1) 根据相关法规和管理服务合同的要求,编制资本预算及年度收入预算;
(2) 以收入预算为基础,制订营业成本预算,即直接材料费和直接人工费预算;
(3) 依据收入预算,编制管理费用预算;
(4) 根据收入预算、营业成本和管理费用预算等,并进而结合物业管理企业的收付款政策和资本预算,编制现金预算;
(5) 综合所有各项预算,编制利润预算(预计损益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
(二)财务预算的编制过程
1、收入预算
2、营业成本预算
3、管理费用预算
4、现金预算
5、预计损益表
财务控制——是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利用特定的手段,对企业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调节,以便实现预算指标。
财务控制的目的:
1、落实财务预算或财务计划;
2、及明纠正偏差;
3、提供决策依据。
财务预算控制的内容:
1、将财务计划的各项预算指标分配落实到企业各部门;
2、通过会计核算反映和监督企业各部门有关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
&
财务控制系统的构成要素
1、组织系统
实施财务预算控制的基本要求是实行责任中心制,即在企业内部划小预算单位,各预算单位(企业内部有特定责任的单位或部门)成为责任中心,每个责任中心都有明确的责任和控制范围。根据所负责任和控制范围的不同,责任中心分为成本中心、费用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
2、信息系统
(1) 内部信息:财务预算数据和实际执行结果的数据
(2) 外部信息:市场预测、市场行情、政策法规变动等。
3、考核制度
考核的一般做法:根据财务预算数据,找出实际发生的结果与财务计划(或财务预算)要求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落实责任人,并提出补救办法,最后形成财务报告,并作为企业决策和采取行动的依据。
4、奖惩制度
奖惩是根据业绩考核结果,对业绩突出者给予奖励,对造成严重损失的责任者给予处罚的行为。
财务控制的步骤
1)建立财务预算控制系统
(1) 建立财务预算控制的组织系统
A、专门机构的设立
B、人员的配置
C、岗位责任的确立
D、责任中心、利润中心与投资中心的建立
(2) 建立财务预算控制的信息系统
A、建立各种量化的控制标准(指标)
B、信息反馈系统
(3) 建立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
2)检查监督:根据信息系统确立的标准,实行监督、检查,比较实际执行结果与标准之间的差异;
3)分析原因:实际执行结果与财务预算的标准之间必然会产生偏差,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产生这些偏差,责任者是谁,应该予以明确;
4)纠正偏差:提出纠正偏差的对策,并组织实施,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
5)奖惩兑现:根据监督检查结果,落实责任,兑现奖惩办法。
财务分析——运用特定的方法,对企业财务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评价,通过财务分析,掌握企业各项财务计划的完成情况,评价财务状况,研究和掌握企业财务活动的规律性,改善财务预测、决策、预算和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物业公司财务管理概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