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房地产资料就上地产社区!
当前位置:地产社区地产学堂房产论文地产文化性格的现实与传统

地产文化性格的现实与传统

浏览:6525次 /  时间: 01-04 21:51:17  来源:http://www.dichanshequ.com  房产论文

    当居住不再通过文化纽带来聚集,而是通过商业力量塑造的时候,房地产的商业化便促成了现代居落。而在同一个居落里,有中国人、美国人,有暴发户、文人和教授。于是,文化上的缺失使得许多地产项目成为一具平庸的居住外壳。

    与所有那些告别福利制度的行业一样,如今房地产已经成为最时髦的行业。比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个住宅紧缺时代,人们对自己的居住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虽然如此,但事实却是越来越多的人陷入到“什么样的房子适合我”的迷茫寻找中。

    以“钱”为邻?

    经常与开发商打交道,总能听到一些关于房子的有趣故事。在一个非常高档的别墅区,有一位通过经营饭店而暴富的住户习惯养狗,一养就是好几条大狼狗。

    作为邻居的另一家洗浴中心老板就忍受不了与“狗”为邻的生活,两家沟通未果,洗浴中心老板干脆把自己的房子改成工人宿舍,结果搞得邻居没有丝毫住别墅的感觉。

    以“文”为邻,还是以“钱”为邻?

    这是一个商业的社会,选择居住的门槛就是金钱,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限制。这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小区,除了地段和价格上的差异,似乎再也没有多大的本质区别,至少没有文化层面上的区隔。

    “真正意义上中国人追求居住的开始,应该说是地产商业化以后的事情。从高密度到低密度,从塔楼到板楼,从低层到联栋别墅,再到独立住宅,现在则是追求能享有郊外空间的别墅。”原创住业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徐征表示。在他看来,这个脉络可以看到人对居住舒适的本能需求,但硬环境并不能保证舒适生活。“缺乏具有文化性格的地产,就缺少了可供不同消费者选择的居住方式。这个问题是目前中国房地产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在美国,多元的社会能把这个问题处理得很好。他们的经验就是,在同一个社区里有共同的文化规定,设立一整套共同的文化认同,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才给予个性选择。比如在每个私人空间前都划出公共空间,规定私家花园前面归公有,但种什么树要经业主委员会同意,这就是除了经济门槛之外的文化门槛。

    建筑评论家史建指出:“成熟的房地产会衍生出来一个社会经济学的问题:不同的社区代表不同的符号,这使得区域感增强。不管政府和开发商怎么调整,区域自己会形成不同的群体。这个时候不同群体除了有对房子的基本需求,还有本阶层特有的烙印和符号,这就是文化性格和文化认同。”

    文化还是文化牌?

    打文化牌,把文化当成一种商业社会的营销手段,在房地产界已经成了一种趋势。开发商不停追求文化卖点,美式讲过了,法式讲过了,西班牙式也讲过了。自从2001年在北京有人提出文化营销以来,就形成了一窝蜂讲文化的现象,以至于目前很少有项目只谈功能了,更多的是谈一些意识形态。

    “遗憾的是,我们还没有抓到地产文化的精髓。很多小区自称是欧式的,但是进去以后没感觉,有的项目文化营销不太规范,有点泛滥,张冠李戴。”中广信房地产代理公司策划总监卢校说。

    其实,一些开发商并没有把文化理念物质化,而只是作为一个口号和手段。做出来的产品有点四不像,住进去很难受,中看不中用。文化地产的前提是把物质层面做好,如果产品本身都有缺陷,文化性格更是无从谈起。

    华高莱斯副总经理公衍奎表示:“地产项目跟汽车一样,一开始汽车能跑就行,到后来轮子不爆就是好车,现在都知道奔驰透露出的是尊贵,宝马代表驾驶的乐趣,沃尔沃象征一种安全,这种精神层面的附加值就是产品的文化内涵。”

    事实上,开发商在引进西方模式的同时,忽视了他们的历史是迁居的历史,其外来房子不与本地房子冲突的原因是,整个欧美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宗教。他们居住都先建设教堂,再建学校,文化的相似性和认同感成了他们居住的核心,所以他们相互亲近得很和谐。

    而在中国,这一切都不具备,具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住宅形式,但是这些住宅形式也越来越不能

www.dichanshequ.com 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传统文化何以扭曲?

    中国别墅指数研究机构公布过2005年的一个调查数据:在对别墅的购买倾向上,选择欧陆风格的人从过去的100%突然回落到25%,而愿意选择中式风格的则上升到20%左右。

    “中国的老宅与其说是舒服,不如说是尊严、地位、等级布置的空间。”在先锋建筑艺术家艾未未看来,心安理得是最能代表古老住宅空间的一个名词。“心安了,才觉得各处都合适,未必很舒服”。现在这套礼仪已经完全没有空间和基础了,由此他认为,传统式的住宅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我不喜欢虚伪的文人和投机商所鼓吹的中式符号,传统是一个系统,是不能单独保留一些符号的。”艾未未说。他所拒绝的中式符号是这样一些东西:小桥流水,木窗,瓦片,大屋檐,门楼,女子十二乐坊,APEC带来的唐装风。

    “传统是一阵风,一片流云,是不可以复制出来的。”在艾未未看来,硬性地在这个时代建造仿古建筑,那就是垃圾。

    泰盈地产总经理阎少华分析说:“地产文化首先应该有时代感,建筑是反映时代的一面镜子,这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如果说没有时代感,仅仅是简单地模仿过去,或把国外的东西完全搬来,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建筑文化的概念。”

    “其次是地域性,建筑应该是本土长出来的,应该是适合当地气候的,当地的地理、地貌,适合人的生活习惯、文化。这种地域性是建筑文化内涵很重要的一方面。”“第三就是历史感,这个是超脱了经济、功能之外的纯的精神需求,就是说,要有民族的感觉。”


标签:地产  房产论文房产论文

《地产文化性格的现实与传统》相关文章>>>

联系本站| 免责声明| 地产学堂| 建筑工程 | 房地产下载| 标准下载| 下载帮助|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