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商业街运作基础理论提要:商业街有多种模式,按照商业设施的基本区分提供两种主要模式。商业设施基本区分为销售商店群、饮食商店群
更多内容 源自 绿化国内商业街运作基础理论
商业街是指为数众多的零售店集中在一个区域内,以一定的规模和规律,形成带状的企业群体。商业街具有商品流通机能(收集、计划、调整);交流商情机能(购买、消费、产业);提供购物环境机能(服务环境、店铺印象环境)和售后服务机能。商业街占有城市的一定地域。传统商业街几乎都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如天津和平路商业街;现代商业街偏重于城市交通条件最佳之处居多,如北京怀柔区城西门商业街,既不是县城的几何中心,也不是人口密集区,而是公路、铁路交通便捷之处,流动客流为商业街带来了繁荣,在城镇规划中占一定的地域。
一、商业街设置的模式计划。
商业街有多种模式,按照商业设施的基本区分提供两种主要模式。商业设施基本区分为销售商店群、饮食商店群、服务商店群和娱乐商店群。
第一,环形商业街设置的模式。
第二,带形商业街设置的模式。
二、商业街行业构成规模表
地区型商业街 近邻型商业街
购物频率 适中 较高
结构主体 服装、百货、大型菜市场集中,其余分散
目的性强的,选择性强的,“两小”、“一服”集中,其余散性
波及度 服装、日用百货、文化用品、化妆品、副食、饮食 副食、蔬菜、粮食、日用百货、日用五金、综合服务
类型结构 专业型为主 复合型为主
三、商业街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加入WTO以后,外国商业资本不容置疑地要挤入中国市场滚滚的洪流之中。随着中国税制改革的加快,打破区域、行业界限的束缚,实现商业资产重组的局面必将来临。
商业街规划布局的基本要点。商业街是指众多不同规模、不同类别的商店有规律地排列组合的商品交易场所。其存在形式分为带状式商业街和环型组团式商业街。规范化的商业街,布局的基本要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商业街的名片
由众多商店、餐饮店、服务店共同组成,按一定结构比例规律排列的商业街,在全世界各地比比皆是,如墨西哥城起义者大街、纽约的百老汇大道、蒙特利尔的萨布洛克大街等等。“西关商廊”,开封宋城御街、黄山屯溪老街、北京琉璃厂文化街、哈尔滨中央大街。
大型购物中心均诞生在城市郊区。它是在一个或几个大型建筑群内,许多商店、餐饮店、服装店有规律、按比例呈直线或环线状有序排列的商业街,购物中心和商业界有严格的界限和原则区别。商业街不是购物中心,不是商业区,不是商务区,也不是商业社区,而是指众多不同规模、不同类别的商店有规律的排列组合的场所。
2、商业街的类型
商业街按不同规模来划分,可以为大型商业街,大型商业街的长度均在1000米的标准基础上进行有序分布。全国最长的步行商业街是武汉的江汉路商业街,全长1210米。又可分为中型商业街和小型商业街,如深圳华强北路商业街和北京的有275米的大栅栏袖珍商业街。
商业街按功能来划分,可分为综合型商业街和专业型商业街,前者如南北总长约为1600米的北京西单商业街、乌鲁木齐中心路商业街、昆明青年路商业街;后者如杭州健康路丝绸彩色街,福建榕城美食街、北京三里屯酒吧一条街。
商业街按不同等级来划分,可分为市级商业街和高级商业街、小型商业街。前者如哈尔滨中央大街、天津和平路商业街;后者如天津滨江道商业街、北京地安门商业街和芳庄小区餐饮一条街。
除此之外,按不同性质来划分,又可分为商业性一条街、服务性一条街,如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北京西二环东侧的北京金融街。
目前世界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大城市,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全国就业人口的比重高达50%-80%,如纽约第三产业就是人口比重的88.8%,香港为78.3%,东京为76.3%,新加坡为65.6%。北京为49.6%,广州为47.1%,上海为38%,均低于50%的比重。全国平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为26.4%。商业区是第三产业中的核心产业,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商业街均是一个城市形象的代表之一,一个城市经济最显然的关注点。
3、商业街的风格
商业街的风格是指商业街的整体格调和整体形象。它是通过自身的一系列活动和较长时间的运作,给社会留下知名度、印象度和完善度。
首先,商业街要保留统一的建筑风格。
其次,商业街要突出个性观念的软件管理风格。北京西单商业街,自1981年西单商场提出“中档品牌、大众服务”的经营方针后,西单商业街的客流中,北京市本地人口占74%,而外来人口只占26%。北京秀水服装一条街,这条街的管理委员会制定一整套带有理念特色的管理和服务条款,使之成为了北京专业性商业街中经久不衰的特色商业街。
4、商业街的定位
商业街的定位,是各类商业街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当今各大中城市都在兴建商业街之际,根据规范商业街的量化标准、人文环境、地理比重和可塑性四点定位准则,剖析商业街单体,寻找出一个城市商业街功能定位的规律,进而设计城市商业发展的总框架。
首先商业街要根据城市的基本职能和城市功能,确定自己的定位。前门大栅栏商业街正是这座有深厚文化底蕴国际大都市的缩影。大栅栏商业街一是业态齐全、商品种类繁多。二是老字号店多,带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三是光顾的客流特殊,购物者以购物、休闲、观摩、娱乐为一体的复合层为主,故此,大栅栏商业街定位在“商业、文化、旅游”一体化上,确有其道理。
其次,商业街要根据城市或城市的不同区域,在近期和中远期经济发展的趋势,确定自己的定位。
5、商业街的进入
任何一种商业流通形式的出现与发展,均存在进入市场的时机选择是否得当的问题。商业街的进入,即市场切入点,多选择在区域经济处于上升阶段、宏观经济环境完备的前提下,实施进入市场的战略。总之,商业街前期规划布局要完成自我名片、类型、风格、定位和时机五大课题,才能实现科学、规范的商业街运作。而处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支配人们购物行为的动机,早已不是简单地对商业量的追求,而是要求适应个性消费、情感消费、时尚消费、大众消费、攀比消费的市场环境,商业街设计时,对诸多环境因素的分析。
1、交通因素是决定商业街产业的前提。商业街通常选择在一个城市的几何中心或城市经济中心,不能像购物中心那样选择在城市之外,由此带来,商业街设计中非常棘手的问题——交通环境。中国城市的形成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由于历史政治、军事原因,先有城后有市逐渐演变到今天城市的全貌。二是沿河湖海、依自然地理条件而发展起来的城市,人口的聚集先于商业发展,交通条件与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差甚远。三是现代开发建设的新城市,如包头市、太原市、渡口市的城市交通网建设。大型综合型商业街,应先期规划设计主体交通网。中、小型商业街,在不具备主体交通网状的情况下,可采取平面互动交
《国内商业街运作基础理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