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立法条例
广东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
颁布时间:2001年3月29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市立法活动,健全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立法活动,是指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和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常务委员会)根据立法权限制定、修改、废止汕头经济特区法规(以下简称经济特区法规)和汕头市地方性法规(以下简称地方性法规)的活动。
第三条 制定经济特区法规的原则:
(一) 遵循宪法的规定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
(二) 根据汕头经济特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
第四条 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原则:
(一) 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广东省地方性法规相抵触;
(二) 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
第五条 经济特区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 有关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的事项;
(二) 属于国家赋予汕头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需要具体化为经济特区法规的事项;
(三)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决定,(来自:www.dichanshequ.com)常务委员会认为需要制定经济特区法规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 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和广东省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
(二)属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资源与环境保护、民政、民族、侨务、社会管理等工作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nb
第二章 立法计划的编制和法规草案的起草
第十条 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以下简称主任会议)根据需要制定年度立法计划。
有法规提案权的机关和人员(以下简称提案人)向常务委员会提出下一年度立法项目,应当在每年11月底前提出。
第十一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单位和全体公民都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制定法规的建议。
提出立法建议,应当提交《立法建议书》,主要内容包括:法规名称、立法依据、立法的宗旨和目的、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采取的法律对策、起草法规的单位和提请审议的时间安排等。
第十二条 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法制工作委员会)对提出的年度立法项目和立法建议进行审查、论证,编制年度立法计划草案。
年度立法计划草案,由主任会议审议通过。
年度立法计划,应当包括立法项目、起草单位、送审时间等内容。
年度立法计划的调整,报经主任会议决定。
年度立法计划由主任会议负责检查、监督执行。
第十三条 提案人应当按照年度立法计划规定的时间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规案。 未按年度立法计划规定的时间提出法规案的,应当向常务委员会或者主任会议书面
第三章 法规制定程序
第一节 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法规程序
第十八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主席团、常务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市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法规案。
对法规案的处理,由主席团决定。
第十九条 应当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法规案,在市 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可以先向常务委员会提出,经常务委员会依照本条例第三章第二节的有关程序审议后,决定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由常务委员会向大会全体会议作说明。
第二十条 列入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大会全体会议听取提案人的说明后,由各代表团进行审议。
各代表团审议法规案时,提案人应当派人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各代
《汕头市立法条例(2001年)》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