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社区宣传:救护提要:人工呼吸是对呼吸停止的患者进行紧急呼吸复苏的方法,施行现场急救时,很多时候需要做人工呼吸
源自建筑资料物业社区宣传:救护
一、救护原则对一些危急的急性的疾病和意外的事故必须遵循先“救”后“送”的原则,即时伤病员先进行现场急救,采取必要的救护措施,然后通过各种通讯工具向救护站或医院呼救,或填接送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抢救和治疗。
二、救援方式
1、人工呼吸方法
人工呼吸是对呼吸停止的患者进行紧急呼吸复苏的方法,施行现场急救时,很多时候需要做人工呼吸。
(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使病人仰卧,松解腰带和衣扣,清除病人口腔内的痰液、呕吐物、血块、泥土等,保持呼吸道通畅。救护人员一手将病人下颌托起,并使其头昼后仰,将其口唇撑开,另一只手捏住病人的两只鼻孔,深吸一口气,对住病人口用力吹气,然后立即离开病人口,同时松开捏鼻孔的手。吹气力量要适中,次数以每分钟16~18次(成人)、18~24次(儿童)为宜。
(2)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病人因牙关紧闭等原因,不能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方法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基本相同,只是把捏鼻改成捏口,对住鼻孔吹气,吹气量要大,时间要长。
2、胸外心脏挤压法
由于电击、窒息或其他原因所致心搏骤停时,应使用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急救急。
方法是:将病人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护人员跪或站下病人一侧,而对病人,将右手掌置于病人胸骨下段及剑突部,左手置于右手上,以身体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压向脊柱,随后将手腕放松;每分钟挤压80~100次。在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时,宜将病人头部放低以利于静脉血液回流。若病人同时伴有呼吸停止,在进行心脏挤压的同时,还应进行人工呼吸。一般做15次胸外心脏挤压,做2次人工呼吸。
三、触电的急救
人体触电后会危及生命,电流较大时甚至只需几秒钟就能致人死亡。所以触电急救的关键是及时。一旦发现触电人员,首先要采用正确的方法使其脱离电源,然后根据伤者情况迅速采取人工呼吸或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同时,与医疗部门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
1、拉闸。迅速拉下刀闸,或拔出电源的插头。对于照明线路引起的触电,因普通电灯的开关控制的不一定是火线,所以,还是要找电闸将闸刀拉下。
2、拔线。若电闸一时找不到,应使用干燥的木棒或木板将电线拨离触电者。拨离时要注意,尽量不要挑线,以免电线回弹伤及他人。
3、砍线。若电线被触电者抓在手里或粘在身上拨不开,可设法将干木板塞到其身下,与地隔离。也可以有绝缘柄的斧子砍断电线。弄不清电源方向时,两端都确。砍断后注意线头处理,以免重复伤人。
4、拽衣。若上述条件都没有,而触电者衣服又是干的,且施救者还穿着干燥的鞋子,可找一干燥毛巾或衣服包住施救者一只手,拉住触电者衣服,使其脱离电源。此时要注意,施救者应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身体,以防出现意外。
在以上的几种操作中,救护人员最好能站在绝缘物体上或干木板上,既能救人,也能保护自己。
必须指出,上述办法仅适用于220/380V低触电的抢救。对于高压触电应及时通知供电部门,采用相应的措施,以免产生新的事故。
脱离电源后,根据触电者伤势情况采用相应的救护措施,如果伤势较轻,可让其安静的休息一小时左右,再送往医院观察。如果伤势较重,出现无知觉、无呼吸,甚至心脏停止跳动,首先松解外心脏挤压。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能停止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抢救。
四、机械性伤害的急救
由于撞击、摔打、坠落、挤压、摩擦、穿刺、拖拉造成人体闭合性、开放性创伤、骨折、出血、休克、失明等的现场自救互救。现场救护的基本方法一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方面。
1、止血可采用压迫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和加垫屈肢止血法等。
2、包扎
有外伤的伤员经过止血后,就要立即用急救包、纱布、绷带或毛巾等包扎起来。
如果是头部或四肢外伤,一般用三角巾或绷带包扎,如果没有三角巾和绷带,可以用衣服和毛巾等物代等。
如果是四肢外伤,则要根据受伤肢体和部位采用不同的包扎法。
3、固定
骨折是一种比较多见的创伤。如果伤员的受伤部位出现剧烈疼痛、肿胀、变形以及不能活动等现象时,就有可能是发生了骨折。这时,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迅速、及时而准确地给伤员进行临时固定。常见的骨折是四肢骨折和脊柱骨折,根据骨折的不同部位,可采用相应的方法固定。
4、救运经过急救以后,就要迅速向医院转送。搬运伤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搬运不当,可使伤情加重,严重时还能造成神经、血管损伤,甚至瘫痪,难以治疗,给受伤者带来终身痛苦。所以,对伤员的搬运应十分注意。
如果伤员伤势不重,可采用背、抱、扶的方法将伤员运走。
如果伤员有大腿或脊柱骨折、大出血或休克等情况时,就不能用以上的方法进行搬运,一定要把伤员小心地放在担架上抬送。对于脊柱骨折的伤员,一定要用木板做的硬担架抬运。伤员放至担架上以后,要让他平卧,腰部垫一个衣服垫,然后用三四根皮带把伤员固定在木板上,以免在搬运中滚动或跌落,否则极易造成脊柱移位或扭转,刺激血管和神经,使下肢瘫痪。
五、急性中毒的急救
当有人急性中毒时,应迅速组织现场急救,使患者立即脱离中毒现场,不让其继续接触毒物。随后将患者移到空气流通处,保持呼吸畅通,并迅速解开患者衣服、纽扣、腰带,同时注意保暖。对皮肤、衣服被污染者,应立即脱去污染衣服,用温水、清水洗净皮肤。严重者一定要抓紧时间送医院诊治。
若是因气体或蒸气中含有毒物引起中毒,应迅速给中毒者吸氧,纠正机体缺氧,加速毒物排出。若是经口入而中毒时,应迅速进行引吐、洗胃。常用洗胃物排出。若是经口入而中毒时,应迅速进行引吐、洗胃。常用洗胃剂为1:5000高锰酸钾溶液,1%~2%碳酸氢钠溶液。严重者一定要抓紧时间送医院诊治。
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打开门窗,同时,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使其呼吸道畅通。对中毒较重的病人,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抢救,并立即送医院治疗。
六、窒息事故的急救
进入地窖、井下等密闭场所作业时,往往会发生中毒、窒息事故。窒息是因为久不通风,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增加以及腐败物质产生有毒气体,造成人体中毒缺氧。因此,人进入这些密闭场所以后,极易出现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四肢无力,严重的可有恶心、呕吐、心慌气短、呼吸急促、嘴唇青紫、呼吸困难,从而导致中毒窒息。
发现密闭场所可能出现中毒窒息事故时,绝不能盲目进入救人,以避免自己下去后同样出现窒息。在进入密闭场
《物业社区宣传:救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