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房地产资料就上地产社区!
当前位置:地产社区地产学堂房产论文建筑高度发展简历

建筑高度发展简历

浏览:6473次 /  时间: 01-04 22:06:39  来源:http://www.dichanshequ.com  房产论文
    在亚太地区,当时经济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日本和澳大利亚,也开始对高层建设加以限制,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由于当时结构抗震理论尚未成熟,所以政府部门只有通过控制高度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日本1920年颁布的法规规定建筑物的高度最高不得超过31 m,这项法规在日本一直沿用了 45 年。澳大利亚曾在20世纪初尝试过兴建高层建筑,当时最高的建筑是“澳大利亚财产和投资公司大楼”(Australia Property and Investment Company Building),高45.7 m、12 层。但是由于

www.dichanshequ.com 消防和日照等原因,澳大利亚很快便又对建筑物的高度加以限制。1912年悉尼率先实施45.7 m的限高,此后墨尔本也实行了40.2 m的限高制度,到1920年,澳大利亚的其他地区也都相继实施了对建筑高度的限制。
    就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对高层建筑加以限制的时候,亚洲另一个经济发展得最快的国家——中国,却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又一个积极探索高层建筑建设的地区。当时,中国的上海、天津、广州等地,利用西方的技术、材料,甚至直接聘请欧美建筑师进行设计,建造了一批接近当时世界水准的高层建筑。特别是上海,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已建有 10 层以上的建筑 28 座。1929年第一座超过 10 层的高层建筑“沙逊大厦”落成,高77 m、13 层,由公和洋行设计。1934年“四行储蓄会大厦”(现上海国际饭店)建成,高86 m、23 层,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中国乃至整个远东地区最高的建筑。另外,除了外国建筑师在中国设计的高层建筑之外,中国的建筑师也设计了一些很有影响的高层建筑,如76 m高的“中国银行大楼”(陆谦受设计,17 层,1937年建成⑤和68.4 m高的“广州爱群大厦”(陈荣技设计,14 层,1937年建成)。

    五 二战以后世界性建设热潮中的高层建筑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相关技术的日趋成熟,高层建筑的建设,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了兴盛时期。世界各地的许多主要城市都建起了摩天大楼,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建筑高度都达到了100 m,至 70 年代中期又突破了200 m。
    美国在此次世界性的高层建筑建设热潮中,仍然处于统领地位。这不仅是因为美国在高度竞赛中又再次打破了人类建筑的高度记录,突破了400 m(纽约世界贸易中心 110 层,417 m,1973年建成),而且,高层建筑的建造数量也大大增加,从几个主要城市发展到遍及美国各地。在高层建筑设计理论、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等方面,美国也仍然走在世界的前列。1974年在芝加哥建成的“西尔斯大厦”(Sears Tower,110 层),以443 m的高度成为世界最高的建筑,并称雄世界 22 年。
    在欧洲,高层建筑主要出现在一些经济中心城市,如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德国的法兰克福和意大利的米兰等地。高层建筑在保守派的反对声中,突破了教堂的尖塔,成为控制城市天际线的新型标志。1952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建成的“塞森·阿德姆大楼”(Thyssen Adm Building,30 层,160 m),是欧洲第一座高度超过100m的现代高层建筑,而法国的“梅因·穆特帕萨斯大楼”(Maine Montparnasse,64 层,229 m,1973年建成),则是欧洲第一幢高度突破200 m的建筑。与此同时,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修改了建筑法规,成为高层建筑建设的热点地区之一;而南美的巴西在1940年就已经建造出 30 层、120 m高的高层建筑。
    日本在解决了结构抗震这一最为棘手的问题之后,也开始大力兴建高层建筑。建筑法规一经废除高度限制,第一座高层建筑——“霞关大楼”(Kasumigaseki,36 层,1968年建成)的高度就达到了147 m,而仅仅6 年之后,建筑高度便超过了200 m,建筑高度发展的速度之快,超过了欧洲各国。至1978,“阳光大厦”(Sunshine 60,60 层)又以其226.3 m的高度成为亚洲第一高楼。就100 m以上高楼的建设数量而论,到70年代末,日本已建成 40 余座,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

    六 20世纪80年代至今崛起的亚洲高层建筑

    20世纪80年代以后,欧美经济持续萧条,建筑业发展缓慢,高层建筑的建设处于稳定发展时期。建设的侧重点也从数量的增多、高度的增加,转化为质量上的提高。而此时,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开始领先于世界,加上该地区的人口密度极大,这就促使这一地区成为当今世界新一轮高层建筑建设的热点地区。随着亚洲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建筑高度的竞赛也开始由美国转向亚太地区。
    继日本之后,新加坡、香港、中国、韩国、马来西亚、台湾等亚洲太平洋沿岸的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出现了大规模的高层建筑建设热潮。在短短的20~30年间,新加坡、日本的东京和中国的香港、上海、深圳等城市便已成为高层建筑的密集之地,不但建设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欧美,而且建筑高度也急起直追。
    1985年建于槟城的Kompleles Tun Abdul Razak大厦以245 m的高度,打破了日本保持 7 年的亚洲第一记录。仅仅相隔 1 年,新加坡的“海外联合银行中心”(Overseas Union Bank Center,66 层),又以280 m的高度再破亚洲记录,而1989年在香港建成的“中银大厦”(Bank of China,70 层)更成为亚洲首次超过300 m的建筑。至1996年吉隆坡建成“佩重那斯大楼”(Petronas Towers,88 层,452 m),高度突破450 m,超过了美国的“西尔斯大厦”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建筑。
  &nb

www.dichanshequ.com sp; 这就说明,自高层建筑出现以来,一直由美国保持了 100 多年的高度记录,已于 20 世纪末转由亚洲国家所取代。据世界“高层建筑与城居委员会”1999年统计,世界上超过400 m的高层建筑共有 6 座,其中 3 座位于亚洲,超过300 m的高层建筑共有 20 座,也有 10 座位于亚洲,而 20 年前,亚洲却没有一幢超过300 m高的大楼。可以明显地看出,亚洲地区高层建筑发展的速度之快,已经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所以有人曾预言,21世纪的亚洲,将会成为世界高层建筑发展的中心和高度记录竞争的热点地区。

    注释
    ①埃及的金字塔始建于公元前 3 000 多年以前,最有代表性的是吉萨金字塔群,其中最大的一座胡夫金字塔高146.5 m,是古代建筑遗构中最为高大的建筑物。
    ②古代西亚地区文化十分发达,巴比伦王朝时期的城市中曾建造过很多高大的观象台,传说中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也是建于一系列高大的建筑平台之上。
    ③玛雅人常把庙宇建在阶梯形的金字塔之上,提卡尔城的一座塔庙高约70 m。
    ④中国上古时期以高台建筑为最高,《诗经》中就有关于着名的“灵台”的记载。《陵贾新语》中曾载:“楚灵王作乾豀之台,百仞之高。”《史记》中说西汉的神明台,高五十丈。
    ⑤ “中国银行大楼”的原设计为 34 层,约100 m,计划要建成中国当时最高的建筑,但是由于抗日战争的影响,被迫改为 17 层,76 m。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大量的摩天楼由于地产的因素,得以在城市里实现.他们中大多数是由一些经营良好的私人事务所设计.
    1917年,建于美国旧金山的Willis Polks Hallidie Building首先实现了完全玻璃和钢框架体系.
    1921到1922年,Mies设计了两个玻璃摩天楼方案, 一个是多边形, 另一个带有古怪的外墙.
    20年代,哦洲处于经济的原因,在高层建筑上没能有突出的表现, 美国在此时期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时期美国高层建筑界所表现的倒退和复古和22年的芝加哥竞赛一致.
    1922年的芝加哥透平机塔楼的世界竞赛, 是20世纪前半期最大的摩天楼的集合展. 本次竞赛的获胜者是John Mead Howells 和 Raymond Hood, 他们的方案是一个哥特式建筑, 没有任何创新和改革.
    而第二名Eliel Sarrinen的设计却被认为对后来的高层建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闪烁着美学上的新理念的光辉.(下左一:Eliel Sarrinen;下中:Geropius)
    但是整个20年代,高层建筑在技术方面却没有什么改进, 还是钢框架上垒砖石结构.芝加哥竞赛之后的20年代被认为是高层建筑史上最可怕的时期.
    值得一提的是,1920年Hugh Ferriss 绘制了4-5张高层草图, 强调面的运用在视觉上的效果,他认为, 对于建筑石墙面雕塑感的重视要远比一些历史细节或是所谓的历史形式重要的多.
    从1922年到1932年建造, 由Bretram Grosvenor Goodbue设计的伦敦Nebraska State Capitol 立面简洁流畅, 没有和任何一个历史形式相似的地方, 是一个从形式,结构到阴影效果都十分纯净抽象的建筑, 在哦洲产生了巨大影响, 被比作是真正的摩天楼的纪念碑. 但是在那个时期的美国建筑界却无人所知.

上一页  [1] [2] 


标签:建筑  简历  房产论文房产论文

《建筑高度发展简历》相关文章>>>

联系本站| 免责声明| 地产学堂| 建筑工程 | 房地产下载| 标准下载| 下载帮助|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