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房地产资料就上地产社区!
当前位置:地产社区地产学堂规划设计物流中心规划设计

物流中心规划设计

浏览:6594次 /  时间: 01-04 21:40:25  来源:http://www.dichanshequ.com  规划设计


    物流中心是指处于枢纽或重要地位、具有较完善的物流环节,并能实现物流集散和控制一体化运作的物流据点,其主要功能应包括:

    (1)物流中心的集约功能。主要表现在:量的集约;货物处理的集约;技术的集约;管理的集约.
    (2)物流中心的衔接功能。主要表现在实现了公路、铁路等两种或以上不同运输形式的有效衔接。
    (3)物流中心的支撑功能。主要表现在使已应用的集装、散装等联合运输形式获得更大的发展。
    (4)物流中心的扩展功能。主要表现在通过物流中心之间的干线运输和与之衔接的配送、集货运输使联合运输的对象大为扩展。
    (5)物流中心对提高物流水平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缩短了物流时间,提高了物流速度,减少了多次搬运、装卸、储存环节,提高了准时服务水平,减少了物流损失,降低了物流费用。
    (6)物流中心对改善城市环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减少了线路、货站、货场、相关设施在城市内的占地,减少车辆出行次数,集中车辆出行前的清洁处理,从而起到减少噪音、尾气、货物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7)物流中心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功能。主要表现在降低物流成本和企业生产成本,促进经济发展,完善物流系统,保证供给,降低库存等。

    2 物流中心规划设计的原则

    2.1动态原则
    在物流中心规划时,应在详细分析现状及对未来变化做出预期的基础上进行,而且要有相当的柔性,以在一定范围内能适应数量、用户、成本等多方面的变化。

    2.2竞争原则
    物流活动是服务性、竞争性非常强的活动,如果不考虑市场机制,而单纯从路线最短、成本最低、速度最快等角度考虑问题,一旦布局完成,便会导致垄断的形成和服务质量的下降,甚至由于服务性不够而在竞争中失败。因此,物流中心的布局应体现多家竞争 。

    2.3低运费原则
    物流中心必须组织运输与配送活动,因而运费原则具有特殊性。由于运费和运距、运量有关,所以低运费原则常简化成最短距离和运量(t或t·km)的问题以作为物流中心布局的参考,通过数学方法求解。

    2.4 交通原则
    物流中心的运输配送活动领域在中心之外,这一活动需依赖于交通条件。交通原则的贯彻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布局时要考虑现有交通条件;另一方面,布局物流中心时,交通做为同时布局的内容,只布局物流中心而不布局交通,有可能会使物流中心的布局失败。

    2.5 统筹原则
    物流中心的层次、数量、布局是与生产力布局、与消费布局等密切相关的,互相交织且互相促进制约的。设定一个非常合理的物流中心布局,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既要做微观的考虑,又要做宏观的考虑。

    3 物流中心规划涉及的因素

    物流中心的建立是基于以下几个条件:
    (1)城市之间经济交往促进物流量的急剧增加,给物流中心提供了设立的可能性。
    (2)物流配送系统的广泛建立,使物流中心之间的干线运输与在城市区域内的配送有效的组合成新型的现代物流系统,从而完善了整个物流。
    (3)城市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促进物流中心的建立,通过合理的物流规划和物流组织,限制汽车在城市中的运行时间和运行数量,减少货运铁路、专用线、货运站场在城市内的占地等,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4)科技进步对物流中心提供了全方位的科技支持。例如,完善的计划系统可以对时间做出精确的安排,有效地末端物流系统可以保证集货、配送的准时,先进的装卸系统可以实现多种形式的火车与汽车之间直接衔接,计算机网络可以保障各个业务环节的畅通等。

    影响物流中心的合理规划的因素很多,在进行规划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1)区域经济发展背景资料。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工业、农业、商业、住宅布局规划;
    (2)交通运输网及物流设施现状。交通运输干线、多式联运小转站、货运站、港口、机场布局现状;
&nb

www.dichanshequ.com sp;   (3)城市规划。城市人口增长率,产业结构与布局,物流中心选址不合适,往往会在主干线通道上造成交通阻塞、运距过长造成能源浪费、车辆空载率高、调度困难等问题;
    (4)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规划物流中心时应充分注意到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涉及到城市交通阻塞、物流中心选址,而且涉及到筹资组建与运营以及运输经营集约化等综合问题。

    4 物流中心规划设计

    在现代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条件下,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的合理确定,对于地区、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4.1 物流中心规划的主体
    物流中心是物流网络中的节点,更多地体现为道路运输系统的基础结构,也是不同运输方式选择决策的抉择点和协作、协调的结合部。在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圈或区域经济圈的体系中,物流中心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所以,中国大范围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指导、组织制定的。
    物流网络、物流中心及基础设施的规划与筹资、融资、建设与运行密切相关。投资主体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民营企业也将成为主体之一,此外,还涉及外国资本投入物流基础建设的运作方式。

    4.2物流中心布局与选址
    物流中心布局与选址是很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法律、法规、规划、土地使用权、物流业务种类、物流设施、筹资能力、交通环境因素、自然条件等因素。因此,物流中心布局选址所涉及的一些关键因素,需要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进行,或采用综合集成的方法进行选址工作。在选址与布局过程中,常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①解析技术:这是一种物流地理重心方法,它根据距离、重量或两者的结合,通过在坐标上显示,以物流结点位置为变量,用代数方法来求解物流结点的坐标。
    ②线性规划:这是一种最优化技巧,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战略和战术物流计划与设计工具,它一般是在一些特定的约束条件下,从许多可用的选择中挑选出一个最佳的方案。
    ③仿真技术:它通过模拟仿真(如电脑的三维显示技术)在选扯与设计中的实际条件,来确定物流中心的选址与设计。目前仿真技术主要有两种,一是静态仿真;一是动态仿真。

    4.3 物流中心的规模设计
    根据市场总容量、发展趋势以及领域竞争对手的状况,决定物流中心的规模。规模设定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要充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地区、全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预测,预测范围包含中、长期内容。第二是要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状况,如:生产能力、市场占有份额、经营特点、发展规划等。因为市场总容量是相对固定的,不能正确地分析竞争形势就不能正确地估计出自身能占有的市场份额。如果预测发生大的偏差,将导致设计规模过大或过小。估计偏低,将失去市场机遇或不能产生规模效益;估计偏高,将造成多余投资,从而使企业效率低下,运营困难。

    物流中心的数目少,物流功能比较集中,物流成本一般较低,物流中心规模较大方能满足物流要求。反之,物流中心的数目多,物流服务网点分散,集散迅速,物流服务水准一般较高,平均物流据点的规模应小一些,节约投入资本,但物流成本一般也较高。日本是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家,其物流中心的平均规模因物流中心类型不同而不同,区域物流中心约15000m2,在首都圈、近圈、中部圈三大都市圈最大的可达100000m2,物流中心一般约7000m2,最大的可达50000m2,三大都市圈以外的地区其物流设施规模都要小一些。

    4.4 物流中心的设施规划与设计
    在预定的区域内合理地布置好各功能块相对位置的目的是:有效地利用空间、设备、人员和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简化作业流程;缩短生产周期;力求投资最低;为职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卫生的工作环境。
    设施规划与设计应根据系统的概念、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求得整体优化;以流动的观点作为设施规划的出发点,并贯穿在设施规划的始终;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作业流程,在时间上缩短作业周期,空间上少占有面积,物料上减少停留、搬运和库存,才能保证投入的资金最少、生产成本最低;作业地点的设计,实际是人一机一环境的综合设计,要考虑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

[1] [2]  下一页


标签:物流中心  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规划设计

《物流中心规划设计》相关文章>>>

联系本站| 免责声明| 地产学堂| 建筑工程 | 房地产下载| 标准下载| 下载帮助|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