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小户型设计的理念与趋势提要:再讲一下设计要点,全国各地开了很多的研讨会,有很多的结论。我这里就简单总结一下。主要是这样几个方面,一个是对现有户型的精简优化
更多精品: 客服上海市小户型设计的理念与趋势
国六条的精髓就是双控,以前我们是容积率控制,将来却是容积率和套密度控制,就是说以后的指标会有两个同时出现。
我们看一下上海住宅的密度比较。各种类型住宅的套密度确实是有非常大的区别。这里从提供住宅的角度来说确实有很多地方是需要修整的,富人占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这里还有一个面积计算的差别,这个问题也成为了一个焦点。南方和北方建筑面积的差别,保温的做法不同就会有很大的差别。阳台计算方式的差异,我们国家的测量法和我们设计规范是不同的,现在统一口径了不管是什么阳台都是二分之一。还有就是设计师与开发商之间计算的差别,这个一定要注意。设计的容积率如果要按照90/70去做的话,做出来以后把所有的公摊面积都算进来可能多1.5到5平米。因为政策会有很重要的一点,将来在销售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区别。就是满足90/70的话,比如贷款比例什么的可能会不一样。因此从现在开始做设计一定要留有余量,不要做足。
我们再看一下上海小户型到底是怎样的形式,是不是像很多人讲的那样我们没法做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根据我们的研究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一个是户数增长率是在往下走的,说明住房的需求会无限制的往上走。另外,我们现在统计了目前的一些房交会的资料,我们发现上海两室一厅的面积在100平米左右还是可以压缩出来的,但是三室两厅就比较困难。
我们前几年把住宅供应建立在欲望的层面上看的。大部分人都要三室两厅,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是一个欲求的概念。然后我们再比较一下上海、伦敦和纽约的租房户,我们会发现上海的住房自有率是最高的。这反映了什么问题,在我们这里这种欲望已经太高了,我们看到伦敦和纽约的情况与我们国家也很大的差异。另外我们再看一下香港,香港的房子真的很小,但是也能住人。就是我们大不了就做成香港这样,还是可以住人的。
国六条实施后的另外一点,今后可能会进入贫富混居的时代。因为今后住小户型的人和住大户型的人住在一起,虽然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说是好事情,但是贫富混居是全世界社会科学家、哲学家的理想,但是到现在为止基本上没有成功的例子。所以,我们现在要面对的就是规划要怎么做,我们很多规划都是把大户型和小户型搭配放,是不是应该分区房是我们应该研究的。比如日本的廉租房,就是和豪宅完全分开的。
我们再看一下上海小户型设计演变的历程。我们看到了整个的方向是什么,首先是我们的独用成套,然后追求的是更多的日照,更多的房间,更多的通风,于是乎住宅从一梯多户逐渐的向一梯两户的方向发展。现在我们回过头想可能要重新反思这种演变,首先是我们面积做小的时候,首先要压缩什么面积。一开始的户型是没有厅,再往下发展逐渐独用了之后厅的功能实际上还是比较弱的,当然这里有我们建设标准的问题。就是说厅的部分空间独立存在的必要性并不是很大,所以讲我们压缩应该是优先压缩这些非必要性的空间。我们再看整个住宅发展的过程,当时有很多的建筑师做了很多的努力,我们看到这些住宅做的都是非常精细,当时国家标准是一个平米都不能超的,但是,他们照样设计得合用。例如曲阳新村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发,它做的是跃层式,你从北面进口进去到二层就到南面了,如果是从南面进口进去,到了二层就到了北面,实际上大家共享南面的空间。
我们再来看看上海的5、7、9。579是上海很多专家在满足现有规范下做出来很紧凑的住宅,这些住宅我们可以看到在多层和小高层的阶段,基本上579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在小高层的阶段,做三室户的时候一般来说做到92平米左右才能满足国家的规范,我们总结下来过程是这样的,80年代前尤其是高层住宅是通廊式的,80年代以后是板塔式的,90年代是板式住宅,上海对通风和日照程度要求很高,所以就导致了板式的流行。国六条之后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根据我们现在的研究是通廊式,板塔式。但是新一轮的通廊式、塔式和塔板式跟以前是有所不同的。上面部分讲的是一些基本的结论,就是居住空间还是住宅空间的本质。还有设计90平米的可行性是很大的,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再讲一下设计要点,全国各地开了很多的研讨会,有很多的结论。我这里就简单总结一下。主要是这样几个方面,一个是对现有户型的精简优化,首先是压缩开间和功能空间的面积。比如说电视机已经都很薄了,这样厅和卧室的开间是不是还需要做的那么大。功能配置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也是大家需要考虑的。并不是说每种住宅的功能都要做的很全,万科在这方面做的已经非常好了。
第二,功能空间合用及灵活分隔。比如说厨房以后的做法应该是中西厨分开,就是尽量压缩中式烹饪的空间,把一些西式的东西搬出来,这样就会扩大餐厅的面积,我觉得这个做法以后会比较流行。我们以前的合用是很普遍的,只不过前几年我们把合用给忘掉了。比如日本的客厅都是餐厅和起居室合用的,开间也很小。是立体的在设计住宅,把小户型空间互相之间进行穿插,这样就不像以前设计住宅那样而是没有标准层的概念了,做得更加丰富。还有一种目前大家比较公认的方法,就是在功能空间不足的时候可以做一个小空间,可以附着在客厅的边上或者是其他房间的边上,这样就可以使得使用可能性增大很多。
卫生间空间的优化设计。我们看一下日本的设计,日本的卫生间基本上都是三分离的,带有一个洗面室,有一个浴室和马桶间,这样在紧凑型户型的情况下,在使用上就可以带来很大的好处。另外,日本的洗手间大部分做的都是外开门,这样就可以节省很多空间,
至于公共空间的节约化设计,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一梯多户的问题,户数多了就可以节省公共面积的分摊。现在塔式住宅已经有了一些做法,平面也出来了,我们看上来很面熟,就是市场化以前的蝶型平面。这是德国的例子,我们看一下公共单元的做法,虽然只有一点点改变,但是它就造成了得房率的变化。就是说我们现在做的还没有穷尽,因为前几年最大的问题就是什么房子都好卖,大家根本就没有好好的研究,实际上你要更深一步研究的话,其实里面还有很多东西是可以做的。还有一些入口单元的做法,实际上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国外使用的很多,只是我们并不是很关心。另外,就是土建装修一体化。
日本的住宅大家都知道是基本装修,基本装修就相当于
《上海市小户型设计的理念与趋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