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房地产资料就上地产社区!
当前位置:地产社区地产学堂商业地产大厦商业功能设计方案与比较

大厦商业功能设计方案与比较

浏览:6682次 /  时间: 01-04 22:06:02  来源:http://www.dichanshequ.com  商业地产

    一、主力店铺的功能及区位设计
    1、自营主力店铺--超市的区位设计
    本方案给出了两种超市区位分布方案。方案一为B1/F1方案,即在B1部分划分出2800㎡左右,在F1部分划分出600㎡左右,共计3400㎡左右。包含收货区、滞货区在内。
    收货区、滞货区统一设在B1部分,B1、F1通过中央扶梯贯通一体,出入口、收银台F1部分双侧出入口共设四个收银台,B1部分设置六个收银台。
    方案二为F1/F2方案,即在F1部分划分出600㎡左右,F2使用整层,共计约为3300㎡。滞货区设在F2,收货区在F1,通过垂直电梯送达F2滞货区。
    F1部分设置六个收银台,F2部分设计两个收银台(方便顾客去三、四层消费)。

    2、超市面积控制因素
    无论是方案一、还是方案二,对自营超市部分的面积都进行了控制,总面积不超过3500㎡。这应的面积控制基于如下三方面考虑。

    消费能力:
    本案所在位置不是商业核心区,也不是居民社区商业核心区。对日常生活消费品的需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一级、二级商圈内已有"美廉美"、"超市发"等中大型超市,价格、品种平民化色彩很浓。如MM超市一味与之比规模、比价格,未必占优势。

    营运成本:
    MM超市作为MM整体运作XX大厦配套商业的一部分,要以总的投资报酬率为评价选择的依据。为符合整体(来自:www.dichanshequ.com)成本控制要求,超市部分不宜过大。在保证整体营运收益上,分租其他业态更易获得投资收益时,应选择分租联营。
    此外商务大厦内的配套超市也有一定的经济规模限制,以品质形象和客单价的诉求为店面规模的控制要素。

    店面效果:
    MM超市要把握业态本质,做出形象、做出效益。店面形象上要符合整体高档商务楼配套商业整体风格,并且与引进的品牌店铺相呼应。
    为明显区别于"美廉美"、"利客隆"总店的店面效果,我们建议XX大厦内MM超市借鉴中粮广场百佳超市、国贸中心华润超市、丰联广场屈臣氏店模式--定位于高端客户,强调人性化,舒适度及明亮色彩,合理价格,新鲜商品。 

    3、超市总体风格定位
    高鲜度:
    高鲜度包含双重含义。一是卖场整体风格时尚、新鲜,与一流商务大厦相匹配;二是商品陈列要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高品质:
    所有商品都有严格、规范的管理措施,特别是进口商品的选择及销售标识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生鲜商品必须符合食品加工企业卫生标准;商品保管及虫害防治有专业规范及专业合作单位定期防控。

    平价格:
    超市客户定位高端不等于价格定位高端。对高客单价的追求应通过商品结构来实现,而不是商品单价的畸高来实现。在Part 5部分中我们给出的超市综合毛利率是同行业、同规模的平均水平,我们不建议因为物业档次的提升而带来商品价格提升。尽管物业档次的提升会带来费用提升,但应通过商品组合、营运管理水平的提升来化解。高流转商品应保持不高于市场平均价格,特色商品不高于主力销售价格。

    二、组合业态的功能及区位设计
    1、各业态的选择及楼层分布
    在业态组合上,方案一只有MM超市一间零售店铺,汽车展示部分虽有销售但以展示为主,销售为辅。方案二有MM超市和数码产品专卖两间零售店铺,但两间店铺并不属于同业,没有内部竞争。
    餐饮、娱乐同样遵循保证主力店铺唯一性及与优选店铺有相近目标顾客群或关联消费原则,在店铺间保持合力效果大于单体运行效果。
    在楼层分布上,对店面形象展示要求高,租金负担能力强的店铺给予首层、二层。对店铺特色明显,定向消费群体比例较高的给予三、四层及B1部分,使特色店铺能获得相对低廉的租金,利于其发展。

    2、组合业态店铺间的互动效果
    方案一、方案二的业态面积比重及综合贡献评价如下表

对比方案

零售面积比重%

餐饮面积比重%

娱乐面积比重%

体育健身面积比重%

综合服务面积比重%

展示空间面积比重%

方案一

17

15

28

         24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标签:暂无联系方式商业地产商业地产

《大厦商业功能设计方案与比较》相关文章>>>

联系本站| 免责声明| 地产学堂| 建筑工程 | 房地产下载| 标准下载| 下载帮助|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