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楼营销提要:传统营销的重点首先表现在产品层面的比拼较量。在层高方面,你盖20层,我就建30层;在高度上要压倒对方
源 自物管学堂写字楼营销
2006上半年“国六条”、“国八条”、“住宅禁商”等住宅房地产调控政策接连出台,让一部分原本投资住宅房地产开发的资金不得不转向商业地产,于是写字楼市场开始了一场混战。
不同写字楼间厮杀的昏天暗地,尘埃四起,扰乱了消费者的选择视线,也迷惑了写字楼营销界的推广指向。于是,“像烫剩饭似的”的营销手段被翻来覆去地运用,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就是“谁也没啥好招”,传统营销的弊端在写字楼市场上集中显现。
传统营销的重点首先表现在产品层面的比拼较量。在层高方面,你盖20层,我就建30层;在高度上要压倒对方,显得“鹤立鸡群”;在形象方面,你主打刚硬线条,我就主打曲线美学,你主打玻璃幕墙,我就主打大理石花岗岩,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在设施方面,你的电梯配备6部,我至少得8部,你电梯速度一层3秒,我电梯速度就是2秒一层;在智能化方面,你有声控,我有红外,你有冷暖中央空调,我就有保湿调湿功能,5a配备好像都不在话下一样;在物管方面,你请戴德梁行,我就请世邦魏理仕,实际上彼此半斤八两,都只是一个“顾问”而已,顾得上就问问,顾不上就算了。产品本身层面的低级比拼造成的结果就是功能多余,硬件升级,从而造成写字楼价格的不菲。
地段方面的比拼就更白热化了。大家都知道不管是自用还是投资,对于写字楼来说,地段是极其重要的几个衡量指标之一,于是,大家纷纷在自己项目前面加上了看似豪华尊贵、实则庸俗不堪的词语。你说“黄金地段”,我就说“铂金”位置;你在行政区,我最起码得打个商业中心吧;你说离火车站10分钟f1汽车路程,我就打离飞机场5分钟火箭距离;你紧邻未来的城市轻轨,那我咋说也得靠近高速公路吧;你的项目旁边有银行、医院和超市,那我的项目周边除此之外还有学校、公园、绿地和商业中心……比拼地段其实还是停留在产品层面的地段较量。
价格这把永不褪色的宝刀往往被开发商在危急时刻用来“单骑救主”。你前期认购金卡五千元抵一万元,我就一万元抵两万元;你送一年物业管理费,我就送3年物业管理费;你优惠0.5个点,我至上也得一个点的让利;你买写字楼送彩电,我最低也得送个液晶电视;你宣传写字楼不高于每平方米5000元,我就直接宣传“写字楼,住宅价”。
《写字楼营销》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