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购物中心发展及趋势分析提要:20世纪90年代是日本购物中心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以现存购物中心的数目为基础,有将近40%的购物中心是在这个阶段建立起来的
源自 于建筑资料日本的购物中心发展及趋势分析
购物中心是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生活需要在商业领域的体现,这一业态最早出现在美国,随后就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开来。日本作为亚洲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购物中心在其国内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中日两国虽然在国土面积、收入水平方面相差较大,但在人口密度、城市发展及消费文化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日本购物中心的发展对中国具有务实借鉴意义。
一、发展分析
日本的购物中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即二战之后的经济复苏期。六十年代末,从事食品和耐用商品销售的日用品卖场(General Merchandised Store)开始形成分支,从事于购物中心的开发工作。1969年日本第一座大型、以百货公司为主力店的购物中心——玉川高岛屋(Tamagawa Takashimaya)购物中心在东京都世田谷区开业。以玉川高岛屋为代表,日本开始发展大型购物中心。不过当时的购物中心理念仍未摆脱百货公司的格局,所提供的服务也较为有限并且集中。在日本,城市中的火车站是货物储运中心以及公众聚集场,而早期的购物中心大都以火车站为中心进行开发,因此在当时购物中心是以市区内的购物中心为主。
70年代,伴随经济的腾飞,日本的购物中心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整个70年代日本新建的购物中心有502家,在80年代这一数字增加到626家。从70年代开始,一些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公司将欧美购物中心的模式引入日本,而且此时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小汽车,郊区住宅也发展起来,借助这个时机,日本郊区购物中心开始兴起。
20世纪90年代是日本购物中心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以现存购物中心的数目为基础,有将近40%的购物中心是在这个阶段建立起来的。90年代平均每年都有100多家购物中心兴建,这一情况一直维持到2000年。2000年6月日本开始实行“大规模零售店选址法”(large-scale retail store location law),尽管大多数关于大型零售商店开设的限制性规定都已经取消,但在交通阻塞、交通安全、停车、噪音、废弃物、废气排放等环境品质方面却对购物中心进行了规范。受此影响,大型购物中心新开张数量在这个法律颁布实施之后实际上都较前几年有所减少。2001年日本新开张的购物中心数只有37家,直到2004年以后,日本购物中心的发展才恢复到先前较为正常的水平。
截至2006年末,日本全国共有购物中心2759个,购物中心总面积为44,919,370平米,其中总店铺面积为36,538,400平米。平均每个单体购物中心进驻商铺总数为48个,平均面积为16,281平米。可见日本的购物中心主要还是以小型购物中心为主。以2006年为例,当年日本新开业的购物中心一共有79家,其中体量小于一万平米的购物中心有22家,一万到三万之间的有33家,而体量超过三万平米的只有24家。
2006年日本购物中心的总概况
购物中心总数 2,759
购物中心总面积 44,919,370平方米
购物中心总店铺面积 36,538,400平方米
单个购物中心平均面积 16,281平方米
单个购物中心平均店铺面积 13,243平方米
单个购物中心平均租户数 48
购物中心总销售额 268,306亿日元
单个购物中心平均销售额 97.25亿日元
平均每坪销售额 2,506千日元
(注:1坪=3.3平方米,100日元=6.6049元,2006.12.22)
从销售额水平分析,自1979年日本购物中心的年销售总额就开始超过了过往一直保持强势地位的百货店,此后,购物中心年销售额占当年零售总额的比例也是逐步提高,近些年来这一比例一直维持在20%左右。
此外,从2002年开始,都市型购物中心的开发在日本开始有所回归。尤其是在东京,由于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经济的持续不景气,东京的地价开始下跌,因而吸引了不少的房地产开发商在市区兴建购物中心。
二、现状特征
与美国相比,日本地少人多,土地资源昂贵,因此土地利用率较高,购物中心也以多层为主,停车场配置率低,而美国则以大面积停车场和二层建筑为主。但相对而言,日本公共交通便利,到购物中心的消费者也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为主。从购物中心的地理位置分布分析,日本有超过一半的购物中心分布在郊外地域,此外还有26%的购物中心集中在中心地域,即市、区等商业机构比较集中的中心市、街地,包括大都市、中都市、小都市等,还有23%的购物中心分布在与中心区域相邻接的周边区域。
从主力店的情况分析,日本购物中心的主力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百货商场、日用品卖场、超级市场、家居中心、折扣店和药店。在日本,60%以上的购物中心只有一个主力店,主要是日用品卖场(GMS)或者从事食品销售的超级市场(SM)。还有25%的购物中心没有主力店。百货商场这一美国购物中心的主力店在日本的购物中心却并不多,2004年日本2660家购物中心中只有112个购物中心有百货商场,所占比例是4.2%。
日本购物中心的发展优势不仅仅是体现在硬件设计上,其软件即公共服务也在细微之处体现着人性化。号称代表日本商业地产新潮流的六本木新城,为消费者提供的是家庭妇孺式的服务:医疗设施、休息区、配钥匙、宠物寄存,免费托儿,妈妈俱乐部影院、为残疾人服务的轮椅电梯等等,一应俱全。此外,有些购物中心甚至连小小的试衣间里都能体现出服务的细致周到。比如在试衣间里铺上了厚厚的地毯,让顾客放心光脚进入,将鞋子摆放在试衣间门外,以防试穿裤子时裤子拖在地上弄脏。还有的购物中心每当下雨时,会专门播放一种音乐,营业员一听就知道外面下雨了,就会给顾客递上一件遮雨的包装物,以免商品受损。
三、趋势表现
近些年来,日本部分购物中心为了在竞争激烈的零售业中获得发展优势,开始走主题特色的道路,主要表现在购物中心有一
《日本的购物中心发展及趋势分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