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布日期:2002-1-17
实施日期:2002-5-1
颁布单位:呼和浩特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题注】 (2001年11月9日呼和浩特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2
002年1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
【章名】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公用事业建设与管理,促进城市公用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障城市公用事业经营者和使
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城市供热、城市供水、城市燃气、城市公共交通为社会公共事务服务的行业。
(一)城市供热包括城市集中、联合供热及其配套设施;
(二)城市供水包括公共、自建设施供水及其配套设施;
(三)城市燃气包括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及其燃气器具和燃气配套设施;
(四)城市公共交通包括市内公共客运交通工具(不包括客运出租汽车)及其配套设施。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公用事业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经营、使用以及相关的服务活动,应当遵守本
条例。
第四条 呼和浩特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供热、燃气、公共交通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呼和浩特市公用
事业行业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市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市区供热、燃气、公共交通的建设和管理
工作;旗、县人民政府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镇公用事业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并受理
当事人投诉,查处违法行为。
呼和浩特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市供水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旗、县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
区域内城镇供水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并受理当事人投诉,查处违法行为。
计划、财政、规划、公安、市容、卫生、技术监督、工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城市公用事业
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章名】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五条 城市公用事业规划与建设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统一,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城市公用事业规划,由公用事业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经批准的城市公用事业规划,确需修改变更的,应当经专家论证后,由公用事业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
出方案,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六条 城市新区开发、旧区改造、道路新建、改建、扩建时,同步建设配
建设的,必须按照城市公用事业规划预留城市公用设施用地。
第七条 公用事业规划确定的城市公用设施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改变其用途;确需改变用途
的,应当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八条 城市公用设施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将设计方案及有关资料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
门审批(供水项目应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报城市规划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第九条 城市公用事业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应当由取得相应设计和施工资质的单位承担。并依法履行招标投
标制度和工程监理制度。
第十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公用设施建设项目,工程竣工后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
收(供水项目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不得交付使用。
城市公用设施项目竣工验收后,建设项目资料按有关要求报送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存档(供水项目资料报水
行政主管部门存档)。
第十一条 城市公用事业建设资金,可采取政府投资、企业自筹、用户出资、银行贷款、引进外资,合资合
作、社会集资和经过批准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筹集。
第十二条 鼓励国内外企业及个人采取多种方式投资建设城市公用设施;其投资建设的公用设施,投资人享
有所有权和经营权,但不得擅自停运或改变其经营性质。
【章名】 第三章 供热经营管理
【章名】 第一节 供热和用热
第十三条 城市供热实行全面规划、统一管理。供热采用热电联产、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和联合供热多家经
营、协调发展的方针。
城市供热应当实行分户控制。新批建设的房屋,供热设施必须实行分户控制;原有房屋的供热设施逐步改
造为分户控制。
第十四条 从事城市供热经营的单位,必须到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办理资格审查手续,并按规定报有关部门批
准取得资质证书。
供热单位应按资质证书确定的等级、范围开展经营活动,并接受城市公用事业管理部门的年度审验。
第十五条 供热单位应与用户签订供热合同。合同内容包括供热期限、室内温度、维护责任、收费标准(热
费按使用面积收取)、缴费时限和结算办法及违约责任等。供热合同签订后,供热单位按规定将合同报公
用事业管理部门备案。
用户按照供热合同的约定向供热单位缴纳热费。
供热
第十六条 供热单位必须按照自当年十月十五日始至次年四月十五日止的供热期供热,用户室内温度应该达
到18℃以上。
对供热期限、温度等有特殊要求的,由供、用双方在合同中约定。
第十七条 供热单位的供热运营、服务活动应当执行国家、自治区、市制定的标准和规范,并定期检测用户
室温及检查设施运行情况,保证用户室温合格率、用户报修修理及时率、供热运行设备完好率、运行事故
率及失水率达到规定的标准。
供热单位的操作、维修、管理人员,应当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供热单位工作人员测试用户室温,检查设施运行情况,应当出示供热单位的有效证件,测试室温记录有用
户签字。
第十八条 供热期内供热设施应避免或减少突发事故,因突发性故障停止供热时,供热单位应当立即抢修,
同时报告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停止供热8小时以上的,应当及时通知用户。
第十九条 用户扩大用热或用户发生变更的,应当到供热单位办理有关手续,并重新签订供热合同。
第二十条 用户应当自觉履行供热合同,受护管道、散热器等供热设施,并对房屋采取保温措施。因装饰、
装修或改动供热设施等影响供热效果的,由用户承担责任。
用户应当支持供热单位对供热设施的检查、维修和室温检测工作,及时反映供热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并有
权向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投诉。
第二十一条 用户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损坏或擅自拆除、移动、增设供热设施;
(二)自行并网、撤网和扩大用热面积,改变供热设施使用性质及运行方式;
(三)放掉和盗用供热管网循环水;
(四)因装饰、装修而影响供热设施检查和维修;
(五)其他损害供热设施和影响供热效果的行为。
【章名】 第二节 供热设施管理
第二十二条 城市供热设施包括热源厂、锅炉房、供热管网、换热站、泵站、阀门室(井)、计量器具、室
内管道、散热设备及附件等。
城市供热设施的维修实行有偿服务,其责任按下列规定划分:
(一)居民用户和非经营性单位用户的供热设施,由供热单位负责(含室内);
(二)经营性单位用户,其进户接口(计量表)前的供热设施由供热单位负责;接口(计量表)后的供热
设施由用户负责,也可有偿委托供热单位负责。
第二十三条 责任单位应认真履行供
定、正常运行。
第二十四条 在供热主管网及其附属设施外缘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建造建筑物、构筑物;
(二)挖掘、钻探、打桩、爆破和顶进作业;
(三)种植树木;
(四)排放污水、废液;
(五)其他影响供热设施安全的行为。
第二十五条 进行影响供热设施正常运行的施工或其他活动,必须事先征得供热单位同意,并按要求采取有
效措施,确保供热设施的安全。
【章名】 第四章 供水经营管理
【章名】 第一节 供水
第二十六条 城市供水坚持保护水源、合理开发与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相结合,保障供水与确保水质相结合
的原则。
第二十七条 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公共供水能力能够满足生产、生活和其他用水需要的,不得新
建、改建、扩建、自建供水设施,确需要自建供水设施的,必须经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已建成的自建
供水设施,应当重新审批。
第二十八条 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企业(以下简称供水企业),必须取得水行政主管部
门核发的供水资质证书和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卫生许可证,并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后,方可从事
《呼和浩特市城市供热、供水、燃气、公共交通管理条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