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拆迁费用审核
16、拆迁费用报审
依据《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拆迁实施单位应对拆迁总费用进行测算,并在征求拆迁人意见后,报市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审核,对征用集体土地(含撤组剩余国有土地)上的所涉房屋,拆迁实施单位应提交以下材料:
(1)住宅房屋户数、建筑面积及房屋性质的调查明细表,及对该部分补偿费用的测算表;
(2)非住宅房屋建筑面积、宗数的调查明细表,及对该部分补偿费用的测算表;
(3)特殊行业无法进行搬迁和再次安装使用设备的补偿调查明细表,及对该部分补偿费用的测算表;
(4)违章户数、建筑面积的调查明细表,及拆违计划;
(5)拆迁工作经费、拆迁奖励费用、拆迁包干服务费用;
(6)处理拆迁中不可预见事务的费用;
(7)拆迁人对调查情况和费用测算的意见。
17、拆迁费用审核
拆迁费用测算未经审核的,不得签订《拆迁事务办理协议》,不予办理批准拆迁手续。拆迁费用审核包括以下方面:
(1)对拆迁实施单位报送的各类调查明细表所载内容进行内业检查,对费用测算表所载各项测算进行复核;
(2)组织对拆迁实施单位报送的各类房屋建筑面积、户数等情况进行实地抽查;
(3)内业复核、实地抽查中发现误差或不实的,可以责令拆迁实施单位重新测算;
(4)听取拆迁人对拆迁实施单位调查情况和费用测算的意见;
(5)出具审核意见书。市级以上重大项目拆迁的审核意见书,可抄报市政府。
七、拆迁申请与批准
22、拆迁申请
依据《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征地房屋拆迁实施前,由拆迁实施单位向市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申请拆迁批准。
23、跨区项目申请
跨区的拆迁项目,应由所跨各区分别申请拆迁批准手续并组织实施。
24、跨线房屋拆迁申请
拆迁应当在经批准的征(用)地范围内实施,但是征(用)地范围外的房屋与拆迁范围内的房屋不可分割时,拆迁实施单位经市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批准,可以把征(用)地范围外的该房屋划入拆迁范围,按规定进行补偿,被拆迁人应当服从。
25、兼有征地房屋拆迁和城市房屋拆迁情形申请
项目拆迁范围内,涉及国有土地上城市房屋拆迁的,拆迁人应按有关规定到市房产管理局申办拆迁许可等相关手续。
26、拆迁方案审核内容
依照《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征地房屋拆迁实施前,拆迁实施单位应将征地房屋拆迁方案报市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审核。拆迁方案审核内容包括:
(1)项目基本情况,包括必须的批准文件和图件;
(2)拆迁范围,拆迁期限;
(3)被拆迁房屋及其附属物基本情况;
(4)拆迁方式,政策依据,补偿标准;
(5)拆迁安置房落实情况,包括拆迁安置房供应地点、交付时间、基准价格、房屋套数和基本套型等;
(6)其他应当在拆迁方案中明确的内容。
&nb
八、对住宅房屋补偿面积的认定
28、两证不一致的认定
依照《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拆迁补偿以两证所载的合法房屋建筑面积为测算依据,对于住宅房屋被拆迁人持有的宅基地集体土地使用证(含撤组剩余国有土地使用证,下同) 与房屋产权证(含建房许可证,下同)不一致的,以房屋产权证为准,确认合法房屋建筑面积,但在计算购房补偿款和区位补偿款时,认可的最大面积不得超过220平方米。
29、只有一证的认定
只有宅基地集体土地使用证,或只有房屋产权证的,以现有的权证作为依据确认合法房屋建筑面积,但在计算购房补偿款和区位补偿款时,认可的最大面积不得超过220平方米。
30、没有两证的处理
凡宅基地集体土地使用证和房屋产权证均不具备的,属于违法建筑,不予补偿。对住房特别困难的被拆迁人,符合所在区有关条件的,经区政府出具认定和同意申购拆迁安置房意见书后,可以申购拆迁安置房。
九、对同一户籍家庭人口的认定
31、不计入人员的认定
依照《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同一户籍家庭人口为征地公告前户口实际存续、实际居住并在他处无住房的人员,被拆迁人员家庭成员中属于下列情列之一的,均不得计入人口基数:
(1)不实际居住的空挂户口;
(2)虽户口实际存续,但系寄居、寄养、寄读的;
(3)户口实际存续、实际居住,但属于征地公告后,不符合《办法》第十条规定违规迁入的人员;
(4)征地公告前户口实际存续、实际居住,但在他处已有住房的人员。
32、计入人员的认定
被拆迁人家庭成员中虽无常住户口,但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可计入人口基数:
(1)原常住户口在拆迁地的符合规定的现役士兵;
(2)原常住户口在拆迁地的各类在校学生;
(3)原常住户口在拆迁地的劳动教养、监狱服刑人员;
(4)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计入的其他人员。
十、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33、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内容
 
《《南京市征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办法》实施细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