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条 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财产清查制度,保证帐簿记录与实物、款项相符。
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空白现金收支凭证、空白银行转帐凭证以及有价证券等应当定期进行清查核对。债权、债务应当及时清算。
每年财务决算前进行全面的财产清查,并按国家统一规定处理盘盈、盘亏资产。
第二十六条 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成本核算的规定计算成本。不得以估计成本,定额成本,计划(预算)成本代替实际成本,不得任意调整成本。
第二十七条 各单位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应当根据国家会计制度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编制。
会计报表应当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帐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编制和报送虚假会计报表,不得篡改或者授意、指使、强令他人篡改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
第二十八条 有条件的单位应当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
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的会计人员应当经过会计电算化培训,并取得财政部门颁发的会计电算化合格证。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所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帐薄、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n
www.dichanshequ.com
bsp; 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管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 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档案管理规定,建立健全本单位的会计档案立卷、归档、保管、调阅和销毁等制度。
第四章 会计监督
第三十条 各单位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依法实行会计监督,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内部财务会计管理、内部审计等制度,强化会计监督。
各单位领导人应当支持和保障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进行会计监督,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阻碍。
第三十一条 各单位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对原始凭证进行会计监督,对记载不明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经办人员更正,补充;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弄虚作假,问题严重的原始凭证,在不予受理的同时,应当予以扣留并及时向单位领导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
第三十二条 各单位会计机构内部应当建立健全会计稽核制度,对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进行审核,监督收入入帐、支出报销、费用列支、成本核算、资金划拔及各项财政收入的解缴等会计事项是否符合财务、会计制度。
负责会计稽核的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会计凭证、帐簿记录会计报表有权要求更正、补充;对严重违反财务会计制度的经济事项,应当向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书面报告。
第三十三条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法的收支不予办理。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法的收支,应当制止和纠正;制止和
纠正无效的,应当向单位领导人提出书面意见,要求处理,单位领导人应当自接到书面意见之日起10日内作出书面决定,并对决定承担责任。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法的收支,不予制止和纠正,又不向单位领导人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承担责任。
第三十四条 对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违法收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向财政及有关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职权范围受理,并在30日内作出处理。
第三十五条 各单位依照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接受财政、审计、税务机关的监督,如实提供会计资料和有关情况,不得拒绝、隐匿、谎报。
第三十六条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企业会计报表应由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必须委托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并附有由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应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拒绝、隐匿、谎报,不得示意注册会计师作出不实或者不当的证明。
注册会计师对出具的审计报告承担法律责任。
第五章 法律责任
&nb
www.dichanshequ.com
sp;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六条规定,对依法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打击报复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会计人员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的,由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对单位可处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处单位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违反回避制度的,由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使用无会计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由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
对伪造会计证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对转借会计证的,没收违法所得,吊销会计证。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非法从事代理记帐的由财政部门责令停止代理记帐,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会计证。
代理记帐机构泄露被代理人的商业秘密,给被代理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不及时办清交接手续的,由财政部门给予警告,并限期办理;逾期不办理的,会计人员不得调动或者离职;(来自:www.dichanshequ.com)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由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对单位处违法资金1倍以上2倍以下罚款;对单位领导人及分管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并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并处1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三款规定的,由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单位领导人及直接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并处1万元以下罚款: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的,由财政部门责令改正,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有关部门不予认可。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会计人员不履行职责,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单位领导人接到会计人员的书面意见,对违法收支决定予以办理或者元正当理由逾期不作出处理决定,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九条 拒绝、阻碍财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理。
第五十条 会计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其他规定的,
www.dichanshequ.com
由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予以处理。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三条 依据本条例规定,对单位领导人、会计人员或者其他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权部门作出决定。
第五十四条 本条例规定的罚没收入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办理。
第五十五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六条 本条例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上一页 [1] [2]
标签:
四川省 会计 四川省,
法规条例 - 地方法规 - 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