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房地产资料就上地产社区!
当前位置:地产社区地产学堂法规条例地方法规福建省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决定(1996)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决定(1996)

浏览:6234次 /  时间: 01-04 21:42:41  来源:http://www.dichanshequ.com  福建省
17、切实搞好城市公共设施和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加快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娱乐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强人文景观建设,保护好历史文物;重视人防、抗震、防洪、防火等安全防范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防灾抗灾能力;加快城市电网、安全防范设施、商业设施、邮电设施等建设,使城市发展与公共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相同步,为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创造方便、舒适、良好的条件。
18、扶持发展经济适用的住宅建设,逐步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住宅建设要以解危解困为重点,通过组织实施“安居工程”、“广厦工程”,1998年前解决人均居住面积在4平方米以下的城镇家庭的住房困难。有条件的城市要建设住宅试点小区,为城市居住区建设树立样板。
19、坚持走综合开发的路子。要在规划统一指导控制下,组织开发建设单位实施综合开发建设,保证城市建设的整体性和规模效果,保证公建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的配套,特别是停车场、排水管道、园林绿化、公共厕所、垃圾站需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建立严格的新建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制度,加强物业管理,对不按规划、配套建设不到位的房地产开发,不允许出售和交付使用,不得办理土地使用权和房屋产权登记,并应赔偿预先购房者的损失。到“九五”期末,城市住宅的综合开发率达到75%以上,县城新区达60%以上。各市应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的开发用地规模,严格控制零星插花建设。

五、高效能管理,促进城市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
20、城市管理是巩固城市规划建设成果,保证城市系统高效能运转的重要环节。要高度重视抓好城市管理这一基础性工作,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理顺管理体制,改进管理方法,规范运作程序,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21、加强城市规划的管理。城市规划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规划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严格遵照执行,不得随意变更。各级领导和规划管理部门更要带头执行规划,自觉维护规划的严肃性,随意改变的,要追究领导责任。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使用和各项建设,必须一律执行法定的“一书两证”规划管理制度。规划管理权必须集中在城市政府,不得下放。要增强城市规划管理的透明度,发动全社会监督城市规划的执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举报、投诉制度,依法查处违反规划的行为。上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下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执行城市规划情况的检查监督。人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执法监察,对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要坚决查处,严肃处理。
22、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城市建设所有项目,必须严格按建设程序的要求执行,杜绝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的报建和招投标制度,监察机关要协同建设行

www.dichanshequ.com 政主管部门定期组织检查监督。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特别是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工程质量管理。
23、加强市容管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市容标准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并组织认真实施,下决心改变乱倒垃圾、乱堆弃土、乱排污水、乱贴广告、乱摆摊点、乱占道路、乱搭盖等现象。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市容管理的规定,保持建筑物的整洁、美观和完好。建设单位应按规定文明施工,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废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居民的干扰。城市园林绿化部门和有关单位在栽培、整修花草树木时,应及时清理遗留枝叶和渣土。加强报栏、画廊、公共广告栏、橱窗、路牌、门牌、交通标志、电话亭、果皮箱等市政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维修,做到设施完备,内容健康,整洁美观,方便群众。
24、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继续开展创建卫生城市活动。继续推行路段清扫包干责任制和“门前三包”责任制。积极推广垃圾袋装、净菜上市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对城市生活废弃物,要日产日清,并逐步实行无害化处理。对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要限期治理;对居民区、风景名胜区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创造条件逐步搬迁。注意保护好有特色的古建筑、古树名木(来自:www.dichanshequ.com)。加强城市园林和绿地的保护,对占用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项目,要从严控制,非法侵占的要严肃处理。抓好城市供水水源保护和内湖内河整治,采取措施防止水资源污染。提高环卫工人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稳定环卫队伍。
25、加强市政工程设施管理。各级市政工程管理部门应按照统一管理、加强养护、积极改善、逐步提高的原则,建立健全管理、养护、维护的规章制度和检查监督办法,确保城市道路、桥涵、排水、防洪、照明、消防等设施处于完好状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任意开挖或占用道路、桥涵、排水管道,不得实施危害防洪、消防等设施的任何作业。确需开挖的,要经市政工程管理部门批准,按要求缴纳修复保证金,并本着“谁损坏、谁赔偿”的原则,及时修复。
26、建立科学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要从有利于提高城市整体功能,有利于为生产生活服务出发,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加强队伍建设,建立起高效运转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各级政府的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建设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公安、工商、交通、环保、土地、卫生等部门依据法律规定
和职责分工,做好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为有利于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对建成区内、产权属于有关部门的道路、内河、排水渠等,经协商并修复完好后应移交给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管理。
27、坚持依法管理城市。结合我省实际,加快制定城市工作中亟需的管理法规,逐步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建立健全执法监

www.dichanshequ.com 督机制,抓好执法队伍建设,开展经常性的执法检查,保证各项法规的实施。各级领导和城市管理部门要以身作则,带头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六、拓宽资金渠道,增加城市建设投入
28、确保城市建设资金需要。城市建设要上水平,关键在于资金投入。要开辟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增加城市建设投入。凡是国家和省政府已经出台的筹资政策,要按标准收足,未经省政府批准,不得擅自减免。搞好城市建设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要遵循“人民城市人民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动员全社会共同为城市建设出力。
29、各级政府要将城市规划所确定的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把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先行工程,落实年度资金安排计划。到2000年,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7%以上。
30、调整现有收费项目的征收标准。①修订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适当扩大征收范围和提高征收标准。②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用于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部分不得低于50%,少数确有困难的老企业搬迁,经当地政府批准后比例可适当降低。
31、贯彻实施国家已经明文规定的收费政策。这些收费政策是:①城市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②城市新增供水容量建设费,向使用单位一次性征收;③风景资源保护费,征收标准按风景区门票和住宿费的5%收取。具体实施办法由省建委提出,经省财政厅、省物委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颁布执行。
32、开辟新的资金渠道。各城市要从城市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并充分考虑城市企业、居民等单位和个人的合理负担,因地制宜,适时出台新的城市建设资金筹措办法。具体办法由各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财政、物价主管部门提出,经省财政厅、省物委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33、设立城市建设资金专户。以上征收的各种城市建设资金,全部集中存入城市建设资金专户,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年度使用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财政部门和审计机关负责监督。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在今年内制定城市建设资金专户实施办法,报省政府批准执行。
34、加强城市建设资金的省级宏观调控。省级财政安排城市建设的预算内资金应逐年有所增加。今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的新增收部分主要用于当地城镇建设,省里适当集中一部分。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使用计划,重点用于补助城市基础设施骨干项目建设和老、少、边、贫地区的城市建设以及受灾补助,财政部门和审计机关负责监督。
35、积极探索城市建设筹资新路子。有计划地采用BOT投资方式、部分转让城市基础设施经营权方式,确定合理投资回报率,鼓励、引导外资、合资、股份、个体、私营资本投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兴办市政公用事业。
36、建立合理的市政公用事业价格体系。城市燃气、供水、公共交通、公园和风景区等公用事业的产品和服务,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和不同项目,分别按成本加微利、保本经营、微亏加财政补贴等办法合理定价,其市场补偿不足的部分财政部门应及时补贴到位。进一步改革公用事业价格管理体制,除国家级风景区门票及地(市)所在地的自来水价格和福州市的燃气、公园门票、公交票价由省物委审定外,其他地市的燃气、公园门票、公交票价和县(市)的自来水价格由各地人民政府自行制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标签:城市规划  福建省  福建省法规条例 - 地方法规 - 福建省

联系本站| 免责声明| 地产学堂| 建筑工程 | 房地产下载| 标准下载| 下载帮助| 网站地图